品觀點 | 醫師蘇一峰曝北市醫院都缺口服抗病毒藥物 | 疫情

分享:

品觀點 | 醫師蘇一峰曝北市醫院都缺口服抗病毒藥物 | 疫情

2022/05/13 15:20:17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

報載,68歲吳先生,具新冠重症高風險病史,符合領藥資格,按規定應於發病後5天內領藥,但他於5月6日上午快篩陽性,但連跑兩家醫院都拿不到藥,經過各方奔走,才在9日上午拿到藥。

指揮官陳時中說沒遇過這種情況,還說要親自打電話給投訴人問清楚。指揮中心還宣稱,5月6日已將27萬人份抗病毒口服藥配送到210家醫院、57家社區藥局,讓住院、急診、居家照護等確診者即時用藥。但符合拿藥標準的確診者真的拿不藥。

北市聯醫胸腔科主治醫師蘇一峰透露,北市醫院大多數都沒有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莫納皮拉韋,一家500床以上的大醫院最近還向其他醫院緊急「調貨」,用來搶救新冠的重症患者。

蘇一峰指出,大家以為Paxlovid、莫納皮拉韋只適用輕症治療,但目前在臨床上,醫師是傾向使用這兩種藥物,搭配瑞德西韋來搶救重症患者,效果不錯。可想而知,在新冠重症藥物有限的情況下,院方會傾向將Paxlovid、莫納皮拉韋「省下來」,作為「救命藥」之用。

5月5日指揮中心公布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Paxlovid、莫納皮拉韋的流程,以及兩種藥物的適應症;5月12日,三類對象「快篩陽即確診」上路,只需透過視訊門診判定,台北市長柯文哲補充說,確診人數上升太快,應看完馬上領抗病毒藥物。

但藥從那裡來?

蘇一峰指出,指揮中心訂定的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標準比國外嚴,例如國外規定的體脂肪指數BMI只要大於25,台灣卻是30,好像台灣的胖子比老外多,其實關鍵還是藥不夠。

在這種情況下,指揮中心在用藥上實施「輕重(危)分流」,蘇一峰希望民眾能體諒,但為防止獨居、行動不便的居家照護者突然由輕症轉重症、甚至猝死家中無人知,中央指揮中心應該減少通報和居隔的程序,讓地方政府把人力集中到居家照護者的健康追蹤上,以防憾事的發生。

蘇一峰認為,對於居家照護者,地方政府每天至少要派人打一通電話詢問病情,像現在只是透過簡訊問病,對於不會使用手機的老者,或是已經行動不便的慢性病友,可能就無法即時反映病情變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