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曾昭旭反思疫下文化衝突 受到科技老大關注│藝術

分享:

品觀點│曾昭旭反思疫下文化衝突 受到科技老大關注│藝術

2021/08/26 10:56:12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

這次百年大疫讓中西文化衝突變得更激烈了。在歐美,亞裔因為戴口罩而遭到霸凌;在東方,白種人拒打疫苗、拒戴口罩,放任疫情擴大,看在中國人眼裡成了民主自由的負面教材。 

疫情曝露了中西文化的陰暗面,但其實中西文化各有其陽光的一面,透過相互了解、相互學習才能化解彼此的誤解,才能解決各自面臨的問題。這也是台灣知名文學家、哲學家曾昭旭日前在《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一文中提出的構想。 

曾昭旭對於疫情的反思文原本只是小範圍流傳,但經過他的學生也是科技大老程天縱在臉書轉載後,受到廣泛關注。 

程天縱在臉書中表示,曾昭旭是他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他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他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使得大學同學印象深刻。 

程天縱曾任中國惠普總裁、美國德州儀器亞太區總裁、富士康集團副總裁;據他表示,退休之後,加入高一同學會的Line群組,再與曾昭旭聯繫上,得以經常閱讀到老師所寫的文章,私下也會向老師請教;23日他曾昭旭文章,談到中西文化對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美國和台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曾昭旭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兩者的缺失,並提出撥亂反正的辦法;徵得曾昭旭的同意,才在臉書上與朋友們分享。 

曾昭旭發現,關於戴口罩,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加上勤洗手、少出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合稱防疫新生活;這種「軟封城」可說是繼上階段的成功加零之後,今年五月以來僅花70天就能把這波疫情壓下來的主要因素,令國外輿論在譏諷台灣過於自滿之後,不得不再度稱讚台灣的防疫能力。

但讓台灣人看不懂的,西方人則是對戴口罩非常反感,視為妨礙自由與人權,即使疫情高張,病亡甚眾,仍然要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或者不戴口罩群聚飲酒(許多西方人視上酒館為生活必備)。 

對於打疫苗,台灣是疫苗不夠搶著打,但西方人(如美國)卻疫苗過剩,要用種種方便服務、實質獎勵吸引人民來打,卻還是有一半的人質疑疫苗,選擇不打,以致美國至今完成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50%左右,難以達成群體免疫。

對於戴口罩和打疫苗,中國人是聽話,西方人則是抗拒,曾昭旭發現,背後的原因是中國人怕死戀生,西方人怕失去自由。 

台灣人怕死,弄到最後,就是好死不如賴活著,失去活下去的真正意義,而西方人愛自由而不在乎染疫死亡(所謂不自由 毋寧死),延伸到也不在乎傳染給別人害別人死亡,其實也已經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墮落,變質為寡頭的個人主義,也並沒有比中國人的戀生怕死好到那裡去。 

再探究下來,中西文化的陰暗面就浮現了。曾昭旭點出,西方文化是享自由人權為上帝服務,但當墮落為小我自私時,同樣會有假上帝或道德之名為自己的罪行開脫,像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以自利;這次疫情期間,美國有人就是將自由無限上綱而敵視戴口罩者、排斥亞洲裔,誣之為病毒源頭。 

而中華文化脈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實則忘義逐利,在生活中,無論親友乃至政府,口口聲聲為你好而實則以威權干涉宰制,不尊重人權。

中西方要挽救文化的墮落,解藥恰好是在對方的文化裡。先說中國文化這一面,曾昭旭認為,問題乃出在由內聖(自我修養)跨到外王(博愛眾生)時被卡住了,使得愛傳不過去,或在傳過去時愛變質為非愛,為什麼會如此?則因為中國人忘了現實上人我有別,當尊重對方的人權或自由意志,以致於子女忍受父母,父母也得忍受子女,愛之互動竟成互相折磨,遂成中華文化體中的普遍陰暗。 

彌補中華文化體的漏洞呢?曾昭旭認為,應該從西方文化得到尊重人權的啟發與覺悟,由個人、家庭,逐步推廣到社會、國家,過程中也要配合現代社會、政治體制的合理運作(民主)。

再說西方文化的問題出在:人是上帝的工具與僕人,生活在依法行政的體制運作中,只與認知理性相關,卻把價值問題丟給宗教、感情問題丟給文學藝術,(西方人普遍有對教士與文學藝術家的崇拜情結),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是生命感情與道德價值的主體,因此將自私自利說成是生存競爭的正義(如達爾文的進化論、美國理直氣壯的所謂國家利益、美國優先)。

那麼要如何彌補西方文化的漏洞呢?曾昭旭認為,應當從中華文化得到主體自覺,拓展宇宙心胸,超越一己一族一國一教的局限而直通上帝博愛的本懷,這就是中華文化「以天下為己任,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