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大內宣台美貿易倡議 不涉關稅、市場開放 無實質利益

分享:

蔡政府大內宣台美貿易倡議 不涉關稅、市場開放 無實質利益

2023/05/19 17:52:15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
蔡政府大內宣台美貿易倡議 不涉關稅、市場開放 無實質利益

總統府、行政院今(19)日都高調宣布,「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即將簽署,並宣稱「這將是台美雙邊經貿關係深具歷史意義的一刻」,但倡議不是自貿協議,未涉及關稅減讓及市場准入,對台灣來說,短時間內並沒有太多實質利益。
 
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台美貿易倡議」後續至少還有7項議題要完成,等全數談判完成後,會擴充協定內容,替未來台美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奠定更穩健的基礎;行政院長陳建仁也表示,首批協定的簽署能立即帶給企業通關成本降低等好處,並能奠定未來台美洽簽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重要基礎。
 
換言之,台灣與美國簽署「貿易倡議」只是為後續自貿協議開個頭、打基礎,至於台美何年何月能簽自貿協議,則沒有時間表。
 
至於陳建仁所謂的「企業通關成本降低」,根據世貿組織去年6月的研究顯示,各國若能降低通關障礙,約可減少國際貿易交易成本3%至8%,而據中經院WTO中心去年推估,每減少1%的通關成本,相當於降低關稅0.08%,也就是台商實際減免的通關費用並不大。
 
再進一步講,即使台美簽署自貿協議,雙方減讓關稅,對台灣也未必有利,因為目前台灣出口美國的平均關稅不到2%,而美國出口到台灣的電動車、農產品等主力產品的關稅都超過10%,因此,台灣並不急著與美國洽簽自貿協議,更何況是沒實質利益的貿易倡議。
 
不過,對台灣來說,跟美國簽貿易倡議,還有其他好處,例如台美之間會成立貿易便捷化工作小組,定期舉行會議,如此一來,有助對於解決台灣在對美貿易中發生爭議的個案,並透過美方獲取世界關務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情報,目前,台灣因無法加入這類國際經貿組織,一直無法獲得國際經貿的一手消息。
 
當然,蔡政府高調宣傳台美貿易倡議,主要還是基於大內宣考慮。因為自川普政府後,美方對於加入區域經貿協議放慢步伐,目前還在談判中的協議,一個是美國倡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另一個就是台美貿易倡議。顯示美方重視跟台灣的經貿關係。
 
去年,當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宣布IPEF不納入台灣後,拜登政府就受到國內輿論的巨大壓力,當時有200多名國會議員連署或表態支持台灣加入IPEF;為了安撫輿論的責難,多位美國官員以匿名方式透過媒體解釋,首輪沒讓台灣加入IPEF,是因為東協國家擔心納入台灣會激怒中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