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博數據聲量調查 殺警案再次引發挺死刑浪潮 | 政治

分享:

智博數據聲量調查 殺警案再次引發挺死刑浪潮 | 政治

2022/08/30 14:00:51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

8月22日台南殺警案因為凶嫌手段殘忍,引起社會公憤,讓長期支持死刑的多數民意再次爆發;但由於警方在案後17小時就逮捕凶嫌,民眾的怒火因此並未燒到內政部長徐國勇、法務部長蔡清祥等行政首長身上。

智博數據uMiner輿情分析平台分析8月22日(案發日)至28日的FB、PTT、網路新聞等社群平台後發現,台南殺警案議題在案發當天及隔天成功逮捕逃犯的聲量最高,然而後續的聲量卻下降得相當迅速。

圖1:[台南殺警案]議題聲量趨勢(銘傳大學網路聲量與新媒體研究中心&智博數據提供)

智博數據營運總監林啟耀指出,由於破案逮人迅速(僅17小時),讓台南殺警案的討論迅速降溫,這也使得民進黨政府選擇用時間來冷卻民眾的怒氣,事實上,如果案發後就讓政務官下台負責,反而成為事件的第二個引爆點。

雖然,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在26日公開點名徐國勇、蔡清祥要下台負責,但據林啟耀表示,由於事件熱度在2天內已經冷卻,加上郭董在案發後4天才發言,殺警案就未被炒熱。

圖2:[台南殺警案]相關議題聲量比較(銘傳大學網路聲量與新媒體研究中心&智博數據提供)

在台南殺警案議題中,大家關注的事情包括員警用槍時機、外役監制度的缺漏,以及死刑判刑與執行相關,其中,又以死刑相關的討論最多。

有人會質疑,是因為有了殺警案,挺死刑的聲量才會突然飆高;為此,林啟耀特別引用2019年台灣法學領航協會委託世新大學民意調查中心與源大數據所做的「民眾對司法議題認知調查」,來佐證,長期以來,台灣絕大多數民眾是支持死刑。

圖3:[台南殺警案]臺灣民眾對死刑議題態度(銘傳大學網路聲量與新媒體研究中心&智博數據提供)

2019年,世新民調中心用電話民調的方式,詢問國人是否支持廢死,結果約83.8%民眾表達反對;同樣的,源大數據分析社群上大家討論死刑時的立場,結果有89.4%的聲量表達支持死刑。

林啟耀解釋,2019年6月至8月期間並無重大治安案事件,加上當時熱播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也在劇中傳達「廢除死刑」的理念,但在這種社會氛圍中,不管民調或聲量調查都有8成,甚至近9成民眾支持死刑;因此,可以大膽的說,國內支持死刑或反對廢死的意見仍是主流。

台南殺警案引發討論的議題,除了死刑,第二高聲量的是警察用槍時機,第三是外役監的弊端,但與死刑的討論度相差一大截。

林啟耀解釋,這跟民眾的了解度有關,像大家可能了解死刑及執行情況,但對於警察何時用槍較合適,並不了解;外役監,則有更多人是第一次知道此事;至於政務官要負責下台,討論就更少了。

圖4:[台南殺警案]臺灣民眾支持死刑原因(銘傳大學網路聲量與新媒體研究中心&智博數據提供)

還有,民眾支持死刑的原因,智博數據用網友支持死刑的語句去分類大家支持死刑的原因;在支持死刑的三大主因中,最多網友提及的原因就是跟錢有關(51.7%),包括不要拿納稅人的錢去養垃圾、為何要浪費錢等;而因為應報論支持死刑(40.6%),則主要內容包括一命賠一命、殺人償命、給家屬公道等;至於死刑的嚇阻作用,就只有7.7%聲量認同。

但在過去,包括國發會所做的民調中,最多民眾認為死刑可以嚇阻犯罪,其次是應報論,認為不應浪費公帑的比例最低,這跟智博數據的聲量分析結果不同。

林啟耀解釋,這就是聲量調查和民調的不同之處,也就是「支持死刑的理由」,如果用電話民調來進行,會有失真的情形,畢竟在面對訪員的詢問下,受訪者基於道德壓力可能會選擇應報論作為支持死刑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經濟論(不要浪費公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