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北市的選情,很多台北郎都説:「是誰要跟阿中選?有人嗎?」,「每天都嘛再看陳時中要選市長的新聞!」,「還有還有,他很會秀,一下找高嘉瑜來唱歌當督導也宣傳,一下又是選舉訂裝照搏版面,媒體也報導,好像衹有他一人在唱獨角戲!」 大家都覺得奇怪,宣佈無黨參選的黃珊珊,人家是現任的台北市副市長,市政忙,但總也見得到她爲市政四處走動的消息。那國民黨的參選人蔣萬安,「安哥」在忙啥?怎麼都沒看到他爲選市長發言或針對民事嗆聲呢? 有人笑説,「安哥」的參選是「與佛有緣」,選舉招式則是「佛系打法」,選舉策略是爲「無欲無求」的一種順其自然態度。當然,這種「佛光普照」的選舉打法,也可謂天龍國度的「高尚有禮」。 問題是,「安哥」的這種高尚打法,顯然完全缺乏戰鬥意志,一旦踫到「阿中」那又唱又跳死活搏版面的打法,衹能用一句話形容,「秀才遇到兵,沒得現了!」。 一位政治評論員即指出,當前台北首都之戰情勢非常之詭譎莫測,極度緊繃的「三腳督」下,最後必然會以「棄保效應」一決勝敗,像當年黃大洲市長與陳水扁及趙少康三人對決下,阿扁勝出;又如柯文哲與連勝文及姚文智三脚督,結果柯P獲勝。 而影響棄誰保誰最重要的一項變數,就是選將的「行情」,亦即選民會依據候選人的勝選機率,決定最後棄保順序。因此,選戰造勢與話題的炒熱,讓選民能感受到你勝選企圖心的強烈、乃至氣勢的強勁,都會決定棄保選票的流向。 如果參選人的戰鬥意志不夠積極,看起來像「弱G」,試問選民誰會投下他手中神聖的一票? 這位評論員説,像2018年挑戰柯P的國民黨參選人丁守忠,其選舉團隊陣容堪稱堅強,但其打方就是陷入這種「高尚有禮」的迷思以致吞下敗績的。 蔣萬安去年即表態參選,5月中即已確定提名,但兩個月過去,他的競選總部班子迄未組成,所以又被台北市民取笑説是「躺平族」,以為採取相敬如賓的「高尚」打法,用君子之爭就能擊敗民進黨對手? 相對於民進黨推派出來的「阿中」,長獲悉提名確定後,動作積極競選團隊立馬組建,開出像組閣一樣的大陣仗,選舉新聞不斷曝光,試問看在選民眼裡會作何感想? 兩相比較,藍綠的速度與效率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如此缺乏效率,一方面是黨中央的火力支援不夠,另一方面恐怕也與蔣萬安本人果斷不足有關。無論如何,看在民眾眼裡,都是減分。對於需要他扮演「母雞」的台北市議員參選人而言,當然也會對其「火車頭」角色的魅力抱持懷疑。 台北政界人士表示,蔣萬安委員是位優秀人才,待人處事彬彬有禮,但參選台北首都市長,必要拿出魄力與決心,面對選舉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的民進黨加老江湖身段的參選人「阿中部長」,蔣萬安哥若以為可以和和氣氣比賽,不拿出「七傷拳」的戰鬥態勢,就想順利當選,那恐怕不是他「安哥」想得那麼「安穩」的。 甚至,如果「安哥」在最近一個月內,不能重新整裝備戰,快速進入全面開戰的態勢。政界人士有人大膽猜測,説不定在三脚督的對峙中二強一弱下,「安哥」會被提早列入「棄保」名單中也難説。
台北巿長選舉傳出各黨可能推出的候選人選,包括國民黨的蔣萬安、無黨籍的黃珊珊、民進黨的陳時中等三人;對此,姓名學老師鄭宇寰老師分析指出,依姓名學來論,在虎年裡這三個人的命,蔣萬安得三合,黃珊珊虎入平陽遭犬欺,而陳時中則是頭大尾,下半年運勢會很辛苦,所以,若依此來論,蔣萬安最具巿長格。 台北巿長是各黨必爭之地,想要參與的人,都開始卡位操作,其中國民黨確定是由蔣萬安代表參選,面對目前可能的對手,包括無黨籍的黃珊珊,與民進黨籍的陳時中。 姓命學老師鄭宇寰表示,今年是虎年,依照姓名學分析,以蔣萬安來說,虎年裡的將官,又有一萬個女人力挺他,又屬馬得三合,這種姓名格局,不用高調去參與,自然會有婦女們的支持票湧向他來。 所以,儘管從外部大環境來看,蔣萬安與國民黨彷彿氣勢都不好,不過,就是這種弱弱的樣子,更加引來婆婆媽媽姐姐妹妹對於蔣萬安的憐惜,更加支持他。 而蔣萬安只要維持現在的狀況,保持溫良恭儉讓的斯文書生樣,自然就會有支持者主動幫他拉票,過去大家最氣國民黨的溫馴,不過,三年一輪,未來的流年又走回溫和禮貌的格局,反而暴衝之勢會讓人反感。 另外,黃珊珊在虎年遇上老虎入田,老虎本該在山林裡才能稱王,入田裡能做什麼,只有虎落平陽被犬欺,簡單講,黃珊珊雖然能力卻被打壓,個性非常強勢,沒有在怕任何人,具有王格,但偏偏就是被打壓,愈白目傲慢就會傷的更重,所以,今年選舉上,姿態要謙和,溫和有禮,對於選情運勢比較有幫助。 而黃珊珊也是目前最有機會與蔣萬安比拚的人選,倘若年底選舉只有這二位人選,就很有看頭,但是,若再加上陳時中來說,可能趨勢就會一面倒向蔣萬安。 陳時中來看,頭大尾小,上半年的運勢延伸去年的牛年的強勢,不過,進到虎年來時, 中字是蛇,蛇遇猛虎如刀入,這表示雨聲大雨點下,下半年的氣勢就會愈來愈差,也就是說,沒有年輕選票的票源,選情運勢也會愈來愈弱,所以,若真要代表民進黨出來選,將會對蔣萬安是助攻。
指揮中心今(27)日記者會出席名單不見指揮官陳時中,引發外界好奇,部長是否要漸漸退出指揮中心,轉身投入台北市長選戰。對此,指揮中心回應,即日起,除非有重大政策要宣布才會由陳時中主持記者會,後續記者會則由發言人莊人群主持,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疫情。 發言人莊人祥今日在記者會說明,目前疫情穩定下降,加上衛福部也有其他業務需要處理,雖然部長沒有參加每日記者會,但各項指揮中心的重要會議他一定參與出席,每日下午的記者會之前也會先主持會議,不會懈怠指揮官的任務。 記者會有媒體詢問,陳時中是否有其他人生規劃,例如參選台北市長?發言人莊人群回覆,他是指揮中心發言人,無法代表指揮官,而陳時中在指揮中心業務裡,也沒有提到相關訊息。 本土疫情雖然趨緩,但每日確診人數仍有數萬人以上、幾百人不幸染疫離世,所以當指揮中心表示,指揮官陳時中將不再固定出席主持記者會,再加上先前有媒體指出,陳時中的競選總部已經在籌備中,消息曝光後,引起大批網友不滿,紛紛在各大新聞相關報導及論壇上狂批「烙跑囉」「要跑選舉就辭職啊,這樣真的很難看」「開始拚選舉了」「華麗轉身」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則在臉書發文表示,陳時中要選台北市長早就不是新聞,之前很多的跡象顯示,說他即將華麗的轉身投入選戰,只是疫情持續嚴峻,所以就一直耽擱著。現在疫情有減緩的趨勢,所以傳出英系已為他找好競選總部,就等他點頭宣布。 圖說:ptt 網友針對陳時中不在天天參與記者會看法 圖說:ptt 網友針對陳時中不在天天參與記者會看法
民進黨備戰2022地方選舉,第一波縣市首長提名名單本週出爐,不過,外界關注度最高的台北市長提名卻仍無定論,近期包括衛福部長陳時中、交通部前部長林佳龍、前副總統陳建仁3人都被評為潛在人選,台北市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吳思瑤接連表態力挺陳時中,林佳龍則因擁有台中市長和中央歷練經驗,從政資歷最完整,陳建仁近期正式遞件加入民進黨,亦引發高度關注。 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三人近180天以來各項「空戰力」指標,在網路總聲量方面,陳時中自去年8月底至今創造109萬則聲量,遠超林佳龍的14萬、陳建仁的2.8萬,可以發現,陳時中的防疫指揮官身份,對其維持聲量頗有助益,即便是在國內疫情趨緩的幾個月份中,陳仍可穩定創造每週3萬多則聲量,至於林佳龍則是在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中,以競選總部總幹事身份,獲得兩波聲量高峰,單週一度突破2.4萬,可惜的是該聲量無法延續,長期而言,每週聲量約落在4千則上下,陳建仁則是落在400多則左右,曝光效益最差。 由於空戰在選舉中的重要性逐年擴大,經營Facebook等社群平台也成為政治人物必修功課之一,不僅可藉此帶動話題、引導輿論走向,更能透過經營社群培養自身粉絲,轉化為選舉實力。根據統計,林佳龍在調查期間的近180天以來,共發出120則貼文,且粉絲互動狀況穩定,與整體網路輿情熱度狀況不同,並未隨中二補選落幕而導致互動衰退,平均每則貼文創造1.2萬次互動,有半數貼文互動數在1萬以上,評估若未來投入台北市長選戰,「鐵粉部隊」將可帶動驚人的政治能量;反觀陳建仁只有14則貼文,且平均互動數約8千,也不如林佳龍;至於陳時中則並未經營官方臉書粉專培養粉絲,雖然個人聲量大,但到了選戰階段恐怕將少了一個與選民直接溝通的重要渠道。 此外,政治人物在選民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影響投票的重要因素,TPOC透過今年以來在網友對於3人的討論語料,依正負面詞彙分類網友心中對3人在「群眾魅力」、「親和力」、「領袖特質」3個面向中的印象。 網路數據揭露,陳時中只有「親和力」在網友心中呈現正面,例如網友認為他溫暖、幽默、高EQ,但在「群眾魅力」、「領袖特質」兩個部分卻常被批評傲慢,負面居多;而林佳龍在「群眾魅力」、「親和力」中被評價為正,但在「領袖特質」部分網友的負面印象居多,例如在中二補選期間,民進黨陣營追查諸多顏家弊案,網友就以「失職」、「不做事」、「無能」等詞彙形容林佳龍,該類別的負面詞彙佔70%;至於陳建仁在「親和力」、「領袖特質」、「群眾魅力」的正面詞彙分別佔100%、66%、77%,3個面向都獲得正面評價,包括稱讚他溫暖、高尚、有熱忱,或肯定他公衛方面的專業等。 透過網路數據觀察,陳時中、林佳龍、陳建仁可說各有優劣勢,陳時中擁有最高曝光度,但並未積極經營臉書社群,加上過去疫情嚴峻期間和處理疫苗議題時,在部分民眾心中留下「傲慢」的印象,可能成為未來被攻擊的題材;林佳龍整體聲量居次,但粉絲基數大、動能驚人,有利於選戰時在多方陣營間廝殺;而陳建仁雖然聲量在3人中墊底,但網友對於他的印象良好,「聖騎士」的人設有助於正面宣傳,若是包裝得宜,有望讓選戰變得正向有趣,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圖文由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授權提供】
媒體報導,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證實,黨內立委蔣萬安已明確表態會參選下屆台北市長,不過蔣萬安昨天(6日)表示,現階段還是以立法院為重心,但「市黨部的確一直有向他反映民眾心聲跟想法」。蔣萬安也說,他會讓黨部了解,接下來在立法院有哪些重要議案,如何讓地方、黨團相互配合。 外傳已宣布參選台北市長的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把蔣萬安當作假想敵,蔣萬安則回應,羅智強一直在很多活動上表現影響力,2人一直有互動與溝通,現階段就是大家在各自崗位上努力,未來2022選戰,相信國民黨會推出最適合的候選人贏得勝選。 對於蔣萬安的「半表態」,綠營人士表示,蔣萬安是國民黨內呼聲最高的人選,參選台北市可說是預期中,2022台北市長選舉應該是藍綠白的「三腳督」,目前綠營檯面上被點名參選台北市長的人選,包括基隆市長林右昌、新竹市長林智堅、衛福部長陳時中、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文化部前部長鄭麗君、「壯闊台灣聯盟」發起人吳怡農等人。 不過,吳怡農、鄭麗君日前受訪時皆表示沒有規劃,吳怡農明確表態不會參選,強調任何人選首都市長,都必須經過選民檢驗,相信民進黨會透過內部機制推出最有利的候選人,他會全力輔選。 民進黨內高人氣的吳怡農,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參選台北市長。(照片來源:中央社) 吳思瑤則說,她個人覺得最好的人選是陳時中,不管是公信力或是非典型的個人特質,都很適合挑戰台北市長,未來她會努力積極遊說,需要協助的部分一定會幫忙,而黨內有一定的初選機制,有別的人選,當然都是按照程序來走。 衛副部長陳時中原本被看好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但開放美豬議題、可能讓優勢生變。(照片來源:中央社) 至於台北市長柯文哲今被問到副市長黃珊珊若角逐2022市長選舉,可能要面對國民黨人氣立委蔣萬安?柯文哲回答:「你不讀書老師講要考試也沒用,先乖乖準備讀書。」柯文哲說,還有2年,該準備就準備,現階段是用功讀書而不是考試,剩下選前半年再去想就好。 現任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若參選下屆台北市長,將面臨勁敵蔣萬安。(照片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