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肆虐,請問:是收治確診者的專責醫院染疫風險高,還是每日面對未知病毒的基層診所風險高? 在醫護千呼萬喚中,指揮中心終於同意專責醫院的醫護人員且施打AZ超過10週者,第二劑可混打莫德納,「希望」從本週開始施打,人數約為33000人。 醫護第二劑疫苗接種率偏低。(資料來源:衛福部) 但對於直接面對未知病毒的基層診所醫護來說,卻是情何以堪。為此,「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特別發出聲明,對於混打未涵蓋所有醫護是「為德不卒」,深表遺憾;「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則希望指揮中心,盡快安排施打的時程。 兩個醫師公會的負責人10日接受「品觀點」採訪時,都對基層診所未列入混打優先順位表示遺憾和不滿。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質問,難道基醫護不是人,他們每天面對可能的染疫者,又要協助篩檢、施打疫苗,這樣還不算「第一線」;反而是專責醫院收治的都是確診者,更容易提高防疫警覺。 林應然也聽到專責醫院未親自照顧病患的醫護也被允許混打;他要求指揮中心要將這次3.3萬接種者的身份、職務清楚造冊列管,以澄清外界的疑慮。 林應然批評指揮中心的施打順位標準前後不一,像專責醫院醫護4月份開始接種第一劑AZ,現在早已完成兩劑,但指揮中心卻又開放專責醫院醫護「優先」混打。 林應然指出,非專責醫院的醫護都是拖到5月底、6月初才接種第一劑AZ,經過10週後,一般醫護人員目前都到了必須施打第二劑的關鍵時刻,否則保護力將逐漸下降,但直到現在,即使是殘劑,也未開放給基層醫護施打。 醫師公會全聯會祕書長張必正醫師也替基層醫護請命;他表示,基層診所醫護所面對的染疫風險其實比專責醫院更高,這是因為疫情嚴重後,現在民眾發燒都不敢去大醫院,反而擠到一般診所看病。 因此,張必正建議指揮中心應該把「第一線」的範圍擴大,把基層醫護列入第二劑施打的優先名單中,畢竟只有基層醫護「健康地活著」,才能有效防堵社區傳染。 必正建議指揮中心應該認真清查第1、2、3類施打名單,從中一定可以找到還沒有施打的疫苗,從而緩解目前醫護人員的疫苗荒。 根據醫師公會全聯會提供的數字,目前台灣約有5.2萬名執業醫師,另有26萬名有執照的護理師(但只有15萬人執業)。
因應疫情衝擊,全台各家醫療院所針對疫情管控,部分門診、急診方式更動如下。 【台北市】 ●台大醫院 即起停止(延後)非緊急住院、手術/門診手術、檢查、治療、自費COVID-19疫苗接種、健康檢查(含台北市老人健檢、四癌篩檢)等服務。後續可憑預約紀錄來電延後的門診,且該次不計算為爽約次數。 持台大二、三次連續處方箋之病友,請於健保特約藥局領藥,若有特殊用藥需返本院領藥,請利用本院連續處方預約領藥系統,以加速領藥,減少於院區停留時間。 ●和平醫院 即日起至5/28停止門診、體檢門診。至於復健同療也一並停止,但並未公布重啟時間。院外門診部(中正、萬華)則停診至6/8。 門診即日起停診到28日。 ●馬偕醫院 5月18日至5月31日夜診、復健科門診暫停,暫停(延遲)非急迫性之住院、手術(門診手術)、檢查、美容、健康檢查、物理及職能復健、語言治療。 ●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 5/19起門診、檢查、手術及體檢暫停,但持有慢箋、已安排洗腎之民眾仍可到院接受醫療服務。 ●北醫 28日起暫停(延遲)非急迫性之住院、手術(門診手術)、檢查、美容、健康檢查、物理及職能復健等服務。 ●北市國泰醫院 門診:自5月17日起,夜間門診暫停2週,暫停非急迫性住院、手術、檢查等服務,如健檢、美容、物理治療、職能復健、健兒門診及兒科預防接種等業務。自5月18日起,暫停非醫護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服務。 【新北市】 ●新北聯醫板橋院區 19日至23日,門診與急診暫停。 ●亞東醫院 門診:18日至本月31日,暫停夜間門診;耳鼻喉科暨頭頸外科非緊急住院手術與檢查全數延後至本月28日,超音波檢查全數暫時取消,延後至28日。 急診:照常。 ●汐止國泰醫院 急診:暫時停止服務,病人只出不進。 門診:17日起暫停夜間門診兩周。 ●三峽恩主公醫院 門診:17日起暫停院內四癌篩檢服務及門診手術,非緊急醫療需求門診、檢查與復健等建議延後就醫。 急診:照常。 ●淡水馬偕醫院 門診:18日至本月31日,暫停非急迫性住院、手術、檢查、美容、健康檢查、物理及職能復健、語言治療。 急診:照常。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門診:17日起暫停非急迫性住院、手術、檢查、美容、健康檢查、物理及職能復健等服務 急診:照常。 ●輔大醫院 門診:17日至28日,兼任醫師暫停門診及暫緩非急迫性而可延遲手術,健檢、美容醫學、一般物理與職能復健及國際醫療業務,可延遲診療皆暫停。 急診:照常。 【桃園市】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部桃) 16日起非必要檢查及檢驗全面暫緩,復健科暫停長期復健、夜診和夜間治療、日照中心暫停兩週。 ●敏盛醫院 停止(延後)各項健康檢查,含復健治療。 【高雄】 ●仁惠醫院 預計最快6月上旬才可恢復重新啟用。 【宜蘭】 ●陽明交大附醫 肺復原治療門診,即日起至5月28日暫停服務。 【花蓮】 ●鳳榮醫院 門診暫時停止服務。
醫療院所就像人生縮影,生老病死、一一上演,到了農曆7月,更應好好普渡好兄弟。但在準備祭品時,可不能出差錯,鳳梨、鳳梨酥、旺旺仙貝是拒絕往來戶,千萬不能出現在醫院普渡法會供桌上,急診及住院樓層更是放不得,以免旺起來,忙翻天。 部分醫療院所在準備祭品時,別具巧思,為了祭拜嬰靈等來不及長大的小朋友,還準備了較矮的供桌,上面有玩具、糖果餅乾以及裝著鮮奶的奶瓶。 這類場景更常出現在婦產科診所、大醫院婦產科部門,資深護理師都會準備奶瓶、零食、布丁以及幼兒玩具,講究一點的、還會擺上一整套的可愛衣服、芭比娃娃、絨毛玩偶,以及小男生最愛的車子模型,如救護車、挖土機等。 至於大醫院開刀房的普渡祭品則更是特別,以基隆某醫院為例,開刀房普渡時,一定要擺上好幾顆對切的水梨、及一大把以熱水汆燙過的空心菜,重點是整把完好,不能切開、也不能熟。 對切的水梨代表「分離」,祈求好兄弟吃完之後,速速離開,不要逗留;至於整把空心菜,只稍微燙過、沒有熟,意味主人無心留好兄弟之意,希望它們在普渡儀式結束後,趕緊離開,讓開刀房平安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