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一名11歲男童Nikita,日前和2名女同學相約去動物園,經過棕熊區時,Nikita發現棕熊鐵籠的鎖幾乎銹壞,他走到籠前大膽破壞鎖、打開最外層的防護籠、站在與棕熊非常靠近的位置,試圖跟棕熊拍照甚至是「拍打爪子」。 棕熊一把將Nikita從鐵條下的洞拉進去,且2隻棕熊把他當成「球」不斷地拋飛、凹折,動物園裡的工作人員為了要營救Nikita,只好擊斃2隻棕熊,然而Nikita最後仍傷重不治,他的2個女同學則是在接受心理醫生輔導。 俄羅斯一名11歲男童破壞籠鎖進入動物園的棕熊欄挑釁,被2隻熊攻擊,園方為了營救男童,擊斃2隻棕熊。(照片來源:網路) Nikita的家屬認為動物園有嚴重疏失,棕熊外籠年久失修、缺乏維護,鎖才可以輕易被破壞,且內籠設計不良、縫隙過大。該案的調查委員表示:「俄羅斯政府將依『過失致死』起訴動物園。」目前動物園已被勒令停業。 事實上,動物生存權的爭議一直存在,2016年5月,智利曾有一名男子為要尋死跑進動物園的非洲獅區,脫去身上的衣物並用繩子引誘獅子攻擊。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後,依規定將正在撕咬男子的公獅與母獅當場擊斃。此事引來動保團體的不滿,認為這是「防範不足,導致無辜動物平白犧牲。」 同年5月,在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動植物公園,一名4歲男童遊玩時意外掉落進大猩猩園區的壕溝,並隨即被園區內重達400磅的大猩猩哈蘭貝(Harambe)抓起並拖行10分鐘。哈蘭貝雖然沒有攻擊男童的跡象,但園方基於哈蘭貝體型高大,麻醉藥又無法馬上產生效果,因此決定當場擊斃哈蘭貝以營救男童。 2016年美國一名4歲男童意外掉落動物園大猩猩園區的壕溝,也造成大猩猩哈蘭貝(Harambe)被當場擊斃,引發輿論爭議。(資料照片來源:網路) 全球知名的靈長類研究權威珍古德(Jane Goodall)因此事致函辛辛那提動物園,表示遭射殺的猩猩用手臂環抱小孩,是想「保護墜落園區的小男孩」。當時許多人也認為男童的父母疏於照顧管教、害死了大猩猩哈蘭貝,還在臉書成立了「Justice for Harambe」(替哈蘭貝伸冤)社團,希望他們一家能為此事負責。
影片翻攝 / BBC 【內有畫面可能造成觀看者不安 請謹慎點閱】 4歲敘利亞男童Jouma(約瑪)與家人逃離戰區時,無預警遭到飛彈炸傷,眼睛徹底失明,臉部也留下恐怖的傷疤。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阿蘭納(Eloise Alanna)造訪約瑪一家在鄰國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的臨時居所,要讓世人看看敘利亞空襲留下的傷疤。 時間回到2018年,庫德人(Kurd)的Jouma當時僅3歲,他與家人住在敘利亞北部,空襲當下他們正搭乘公車逃亡,突然車窗玻璃爆裂,毀掉男童臉部。雖然全家成功逃亡,Jouma的臉部至今仍不時出血,皮膚底下還會掉出玻璃碎片。 男童與家人目前移居到鄰國黎巴嫩,因為金錢短缺,全家被迫臨時住在貧民窟裡的一間小房間。也因為戰火不斷,黎巴嫩面臨大批難民湧入,根據聯合國報告,在黎巴嫩的難民已超過一百萬人次,黎巴嫩政府卻稱有超過一百五十萬人。 敘利亞難民使用語言黎巴嫩人不同,當地無法尋求協助,他們只能靠一位庫德女性Tolin翻譯和買菜,Tolin也正在為他們向歐洲申請避難資格。像Jouma家庭遭遇很多,所以要等到歐洲發下難民資格,需要很漫長的時間。 圖片翻攝 /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