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將至,戲水一定要注意安全!去年全台水域事故人數有948人,又以5月到9月為高峰期,近年較常發生溺水事故水域,包括新北龍洞一帶、基隆大武崙到外木山、屏東後壁湖等地。內政部特別提醒,如發現有人溺水,應以救溺先自保的原則,採行叫、叫、伸、拋、划的「救溺5步」;從事水域活動時,則應注意「防溺10招」,多一分準備,才能少一分危險。 每年5月到9月是台灣水域事故的高峰期,暑期戲水一定要注意安全。(照片來源:網路) 【救溺5步】 叫-大聲呼救 叫-呼叫119、118、110、112 伸-利用延伸物(竹竿、樹枝等) 拋-拋送漂浮物(球、繩、瓶等) 划-利用大型浮具划過去(船、救生圈、浮木、救生浮標等 【防溺十招】 1.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2.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3.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4.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5.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6.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7.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8.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9.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10.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內政部呼籲,民眾從事水域遊憩活動時,要確實掌握自身能力,並做好風險評估,隨時注意環境變化;同時也提醒,務必注意孩童動向,避免放任從事高危險性的水域活動,以降低事故發生機率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