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終於下對地方了!全台面臨缺水危機,民眾每天都在期盼老天爺天降甘霖,為水庫解渴,這兩天終於如願以償,鋒面來襲,全台各地都有雨,昨(28)日各地水庫集水區至少有282萬噸進帳。 經濟部官員表示,這波雨有下在水庫集水區,終於「下對地方」,雖因乾旱太久,多數水量被乾涸的泥土吸收,對水情仍有助益,截至昨日下午4時止,為全台帶來282萬噸水量,約台中市2天用水。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明,北部、中部與南部水庫都受到雨量挹注,又以石門水庫最多,有110萬噸水進帳。新竹寶山與寶山第二水庫則累積19.7毫米降雨量、預料有30萬噸水。苗栗永和山水庫則有12毫米,約可替水庫帶來20萬噸水量。 根據水利署資訊,翡翠水庫可望有50萬噸水、新山水庫10萬噸、日月潭與霧社水庫有25萬噸、湖山水庫有5萬噸、南化水庫有18萬噸、曾文與烏山頭水庫有8萬噸水。 雖然昨日許多水庫都有進帳,不過有效蓄水量在10%以下的仍非常多,包含寶山第二水庫、永和山水庫、明德水庫、鯉魚潭水庫、德基水庫、霧社水庫、白河水庫、曾文水庫等,都仍有待降雨進帳。 王藝峰說,這場雨稍微舒緩用水壓力,但若要完全解除旱象,必須再多下幾場雨,期待後續鋒面到來。 水利署官網顯示,石門水庫蓄水率為20.8%、寶山第二水庫蓄水率為4.5%、永和山水庫4.5%、明德水庫9% 、鯉魚潭水庫5%、德基水庫3.4%、曾文水庫8.9%、南化水庫21.2%。
今天(5日)立夏,是進入夏天的第一個節氣,西半部地區中午高溫35-37度,非常有夏天的感覺! 立夏有「入夏補老父」俗諺,也就是為年長的父親進補,但和冬天不同,要涼補而不是熱補,例如吃蒲仔麵或米苔目降火。這種高溫天氣,確實讓年長者非常不舒服,往年這時候,也曾發生年長戶外工作者忽略天氣變化而中暑造成憾事。 今年立夏正值新冠病毒疫情期間,食藥署也特別提醒民眾,最近網路上流傳許多號稱可以「治療」新冠肺炎的「食補法」都是假的,大家一定要注意! (圖片來源:食用玩家-食藥署臉書) 氣象局表示,炎熱天氣將持續到明天(6日)上半天,週三下半天到週四鋒面接近,北部午後易有熱對流發展,溫度下滑2-3度,中南部則變化不大,週五週六又再回溫到37度。 比較大的轉變會在週日母親節下半天開始,另外一波鋒面報到,這波鋒面結構略好一些,全台都有降雨機會,也是今年第一波梅雨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