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家黃世聰在「聰明理財大小世」神預測,台股果然是以半導體全面領軍往上攻,今(4)日指數已經來到一萬八千四百多點。 黃世聰分析,接下來這一段時間,農曆年底的過年搶紅包行情,除了半導體股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之外,從產業別來看,電動車是可以持續關注的方向,它可能是一個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一個產業。 美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啟動加速燃油車退場的時間,中國目前雖未訂出一個明顯的時間表,但是一般大概也認為會跟美國的退場時間差不多,可能在2030至2035之間選一個時間點,而台灣原本也是把時間表訂在2040年。 黃世聰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推動設置充電樁,預計全美會設立50萬個充電樁,這50萬個充電樁裝下去後就好像是一個基礎建設,會讓整個電動車的銷售的速度或是銷售的數量會更加蓬勃發展。 黃世聰進一步指出,那麼美國的充電樁發展的同時,台灣大廠包括像台達電、飛宏這兩家公司其實各有獲得,美國或獲得歐洲公司合作的還有立德,立德主要是目前是國內最重要的一個充電公司。 另外,黃世聰建議,台股留意電池、充電相關、第三代半導體,以及車用二極體,可以它當成是一個投資組合來看,然後搭配中國的寧德時代,美國的特斯拉及nVidia,這樣對整個電動車產業的投資邏輯就有一個大概方向。 黃世聰認為,現在台股行情是比較偏向樂觀的狀況,比較大的壓力可能會落在3月以後,所以這段時間鼓勵大家多多看看股市的操作機會,除了半導體外,電動車是一個非常重要值得大家留意跟觀察的指標。
台北股市創歷史新高,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世界發光發熱,財經專家黃世聰在最新一集「聰明理財大小世」要來教教大家台灣半導體投資術。 黃世聰分析,爲什麼台股能夠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就是因為資金太多從海外來,然後看好我們半導體產業,然後滾成一個大力量,而這股力量還沒有結束,這只是一個長線的起身跑而已。 以力積電為例,它的前身是力晶,過去是DRAM公司曾經下市,靠著轉型做晶圓代工,然後用晶圓代工的實力捲土重來,因為目前晶圓代工是完全缺貨,所以明後年都可能還會再調漲,整體的業績是相當好的。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也說,台灣應該叫做硬體的矽谷,從來沒有一個像台灣一樣從IC的製造、設計到封裝有完整的供應鏈,目前全世界的半導體有6成5都是在台灣出貨,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的戰略地位這麼重要,跟半導體絕對相關。 黃世聰表示,晶圓代工包括台積電、聯電、力積電,還有世界先進這4家公司,我會優先建議大家留意台積電,因為台積電在今年的股價幾乎是水平線的一條都沒有動,但是明年2022台積電會有機會表現。 黃世聰進一步指出,過去2020年它表現不錯,是因為從七奈米跳到五奈米,今年是四奈米的升級,這個產品的報價差異性沒那麼大,等到明年下半年是三奈米,四奈米跟三奈米的產品報價是跳一階,所以明年來看台積電光是在產出都不變的情形之下,只要部分產品從四奈米換成三奈米,這樣的價格提升就讓它的營收增加,有相當大的潛力跟空間可以期待。 另外,在晶圓代工方面,如我要低價的話,黃世聰建議可以留意聯電,聯電在成熟製程的方面競爭力真的不錯,另外一塊就是往IC上游,矽晶圓幾家公司包括說像環球晶、中美晶、合晶,甚至是台勝科等。 黃世聰建議,優先鎖定就是環球晶,在投資任何股票的時候,先鎖定所謂的龍頭廠商,那這樣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台北股市到底在農曆年前有沒有紅包行情?或是在12月底之前有沒有所謂的年終行情?第二集報告老闆聽唯泰老師分析台股走勢。 台北股市一度挑戰一萬八千點關卡,已經連續兩天成交量不到三千億,在短線上面買盤縮手造成行情往下修正。 陳唯泰分析,這次拉回是直接回測到了月線以下的位置,跌破月線那接下來就是所謂季線支撐了,那麼在修正過程中,外資已經連續三天站在賣方,對台股提款已經來到211億,這也呼應了最近的美國股市走弱。 陳唯泰預測,外資有可能準備放大假去了,但是內資反而可以趁大人不在家的時候好好的去做一個季底或者是年底作帳的時間點,從現在開始到12月底,中小型股的表現可能會比較好,投信最近一直在進行買超動作。 接下來外資的期貨空單沒有出現大幅度減少之前,陳唯泰表示,行情基本上都是屬於個股表現機會比較大,在最近這一兩個禮拜可以說是只進不出,且股價相對抗跌的中小型股,包括欣興電、元太、技嘉。 陳唯泰進一步指出,目前看起來國內外法人對於欣興電評等大致上都是屬於正面偏多,甚至會給出買進評等而且目標價還有些給到300塊錢以上。接下來接近年底前又有所謂的投信作帳、外資調升評等的利多加持,像這種籌碼面相對優勢的個股投資朋友可以特別做留意。
今年股市表現不錯,但回歸到實際操作面,真正在股市獲利的人其實並不多,財經專家黃世聰在最新一集「聰明理財大小世」要來教教大家萬八選股術。 黃世聰說,在操作台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時間節奏,如果你在每一年的約莫11月進場,然後到隔年的2、3月出場,就只有操作這一段時間的獲勝率,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能夠賺錢的比例是高達8成以上。 黃世聰表示,以長線來看,兩萬點以上絕對是沒有太大問題,當然目前有幾個變數可能大家稍微留意一下,第一個因為美國上個月的CPI通膨率是6.8%,算是來到二三十年來的新高,那因為這個通膨率非常高其實不是只有美國,連台灣也是2.8左右,這數字告訴我們就是通膨即將來臨。 然而,產業的新趨勢包括美國擴大內需與基礎建設,電動車、低軌道衛星爭奪市場,元宇宙是長線趨勢,半導體仍是缺貨的狀態。 黃世聰指出,留意低軌道衛星、電動車、元宇宙這幾個類,再回歸到台股本身半導體絕對是一個重要的領漲指標,只要抓出這個規劃就是從每年的12月到每年的3、4月進場,加上方向是抓對主流股,操作一個區間一個波段後離場,這樣的操作邏輯跟操作的方向就相對比較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