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洋科公司股東台灣鋼鐵今(12/2)日舉行記者會,就董事馬堅勇違法投資寧波光微半導體,不僅損害光洋科公司權益,更將造成中共共青團扶植企業得以染指台積電最新三奈米製程;台灣鋼鐵依據公司法第194條行使股東制止請求權,要求馬堅勇於三日內承諾撤資,否則將依法追究。記者會由台灣鋼鐵董事長王炯棻主持,恒達法律事務所賴中強律師、陳緒承律師受台灣鋼鐵委任出席說明訴求。 光微半導體是共青團扶植企業,馬堅勇行為已屬違法政治合作 陳緒承律師表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1條規定「臺灣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非經各該主管機關許可,不得為下列行為:一、與大陸地區黨務、軍事、行政、具政治性機關(構)、團體或涉及對臺政治工作、影響國家安全或利益之機關(構)、團體為任何形式之合作行為。」 光洋科公司今年初透過子公司投資光微半導體材料(寧波)有限公司(簡稱光微半導體),調查發現光微半導體今年11月於寧波共青團主辦的【寧波青年創新創業板】掛牌。根據【寧波青年創新創業板】簡介,該交易平台是為了讓寧波青年創業者「熱情融入我市創新型城市和“中國製造2025”示範城市建設的歷史進程」;公司於該平台掛牌,必須由共青團團委、青聯、青企協審核推薦並簽章。凡於該交易平台掛牌之公司,不僅可以透過【寧波青年創新創業板】平台取得融資管道,並可取得當地政府之各項政策補貼。 陳緒承表示:「共青團」(全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的青年組織;「青聯」(全名: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其辦公室設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青企協」(全名: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 是共青團聯繫青年企業家的橋樑和紐帶,其主管單位為共青團中央。陳緒承強調以上均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1條規定的中國黨務政治團體,馬堅勇以光洋科公司子公司投資共青團扶植的企業,於共青團主辦的交易平台掛牌,登記「掛牌項目亮點」,擺明要「打破(中國)國內超高純電子專用材料製備、加工技術等被國外(美日)寡頭壟斷的格局。」這已涉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1條之政治合作,未經主管機關事先許可,已屬違法。 馬堅勇協助光微半導體推展3奈米製程濺鍍靶材生產,違背光洋科利益 馬堅勇於週一記者會說:入股光微半導體是為了穩固上游高級銅材料第二貨源,光微半導體具有銅礦冶煉和化學提純能力,光洋科現有高階半導體銅錳合金靶材並未使用光微的原料,也沒有任何技術外流。賴中強律師表示,馬堅勇這個說法,明顯與中國官方及當地媒體的報導不符: ◎11月26日《寧波杭州灣新區辦公室新聞》報導:光微半導體..目前生產的超純濺 射靶材已通過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入台積電3nm供應鏈並完成工藝終試測試,並將進入3nm批量化供應階段。其儲備客戶有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等行業龍頭企業。 ◎11月28日《寧波日報》報導:光微半導體材料(寧波)有限公司投資的國產3nm 超純濺射靶材產業化項目投入試生產。產品正在進行客戶驗證階段,預計近期可實現量產。 ◎11月29日《國際電子商情》雜誌報導:光微半導體材料主打產品超高純銅錳濺射 靶材,可滿足45-3nm工藝節點使用,已與臺灣地區光洋達成多年穩定的合作,為其供應超高純6N/7N銅原料,後為其「代工」3nm晶片製造工藝所需的銅錳靶材。目前光微半導體材料生產的超純濺射靶材已通過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入台積電3nm供應鏈並完成工藝終試測試,並將進入3nm批量化供應階段。其儲備客戶有中芯國際、華力微電子等行業龍頭企業。 賴中強指出:根據這三則中國媒體的報導可知:(1) 光微半導體並非只是光洋科的原料供應商,而是要替光洋科「代工」,(2)光微半導體亦將投入3奈米超純濺射靶材產業,成為光洋科的競爭對手,(3)養虎為患:光微半導體是通過光洋科進入台積電3奈米供應鏈並完成工藝終試測試。 很明顯地,投資光微半導體違背光洋科公司利益:中國濺射靶材龍頭大廠江豐電子至今僅具備匹配7奈米及5奈米技術節點的能力,其他中國廠商並無3奈米製程的技術能力;光洋科花了11年的長期努力,才切入台積電3奈米供應鏈的成果,卻要輕易奉送給成立不滿一年的光微半導體! 這樣的荒謬決定,不僅為公司扶植競爭對手,在美中貿易戰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積電赴美、日設廠之際,背負與共青團扶植企業合作的不名譽紀錄,也將使光洋科被排除於美國與日本的信任圈外,嚴重傷害客戶及品牌廠對光洋科的信任。 公司法第194條規定:「董事會決議,為違反法令或章程之行為時,繼續一年以上持有股份之股東,得請求董事會停止其行為」,最高法院80年度台上字第1127號民事判決並認為制止請求權之對象不以董事會為限,尚包括違法行為之董事。我們要求馬堅勇董事停止前述荒謬的投資決定,三日內承諾撤資,且不得有任何技術移轉、協助取得客戶認證及協助開拓市場業務等不當行為,否則必將依法追究。 【記者會資訊】 台灣鋼鐵(光洋科股東)記者會 時間:2021年12月2日上午10點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B會議室 主持:王炯棻董事長 出席:賴中強律師(恒達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陳緒承律師(恒達法律事務所律師) 新聞聯絡人:賴中強律師 0970-533210
台灣鋼鐵公司董事長王烱棻,29日向金管會、證期局等證券監管單位檢舉馬堅勇再次濫用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光洋科)資源違法徵求委託書,除請證期局等管理單位立即制止,並予以嚴懲。事實上,證期局之前己明確裁示光洋科公司不得徵求委託書,並禁止該公司員工在上班時間為馬堅勇徵求委託書。 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日前在媒體記者會中答覆記者的提問時指出,依照規定,公司不得微求委託書,要委託公司員工徵求委託書,公司員工禁止在上班時間進行。她並稱對相關LINE群組的對話已請集保中心了解,而集保也已跟光洋科股務表達要恪守相關規定。 根據檢舉內容,馬堅勇在證期局的「明令禁止」下,卻大玩二面手法,一方面否認有違法指示員工徵求委託書,另方面又在未依規定將委託書徵求資料送達股東臨時會股務代理機構及副知證期會下,即有人員在APP「籌碼K線」光洋科個股論區中,發表有關委託徵求點、親交付公司等貼文,而且馬派人員更利用光洋科的公司電話及辦公處所徵求委託書,相關錄音均已提供給證期局,可見馬堅勇在證期局裁示公司及員工上班時間不得徵求委託書後,仍執意濫用光洋科公司資源而與主管機關對抗,顯屬違法,希望金管會、證期局、櫃買中心等監管單位立即制止馬堅勇不法徵求委託書之行為,並予嚴懲。 另就媒體廣告刋出:「馬堅勇的中國夢 二岸產業一家親」、「錢進大陸投資,何不壯大台灣光洋科」、「陷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技術外流中國」的相關內容;馬堅勇召開說明會,強調「中國光微」僅為光洋科高銅原料的第2貨源,光洋科參股16.67%,(財報上揭露的數字是20%)主要是鞏固供應鏈價格,絕對沒有輸出技術,而在中國的投資行為完全符合投審會規範,但卻遭抹紅,被誣指為產業機密技術外洩、技術輸出至光微,馬表示己採取法律行動。 台鋼集團表示,如果是這麼單純,馬堅勇應對所有在中國的投資與合作項目,一次說清楚,不要迴避關鍵的問題,例如,光微半導體官網上明白揭露「2017年開始與台灣光洋合作開發3nm工藝銅錳靶材;並於2020年5月台灣光洋的3nm銅錳靶材通過驗證,正式進入台灣TSMC供應鏈」,顯然與馬堅勇所說的2021年考慮到不讓半導體供應鏈產生斷鏈危機不符。 台鋼集團表示,馬堅勇於2017年剛上任光洋科董事長就開始籌畫光洋科與中國材料提純冶煉專業人士的連結,而事實上於2017年中國之半導體市場並不存在光微半導體官網上所展現的高階半導體3nm製程之各式靶材製造技術及其應用市場,所以除了原材料提純冶煉技術之外,光微半導體有關高階半導體製程各式靶材之其他製造技術之來源為何?呼籲國安單位應該請馬堅勇說明清楚。 台鋼集團說,如果投資光微半導體實屬正當,為什麼消息一曝光,光微半導體官網就關閉,到現在都還沒開啟,這點馬堅勇也應該要給個交代。
光洋科董事長王烱棻致台積電的公開信 光洋科不會因為一個人的異動而影響技術層面的穩定與發展 針對台積電日前表示對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洋科)近來高層人事紛擾的關切,新任光洋科董事長王烱棻29日以一封致台積電的公開信作出回應。王烱棻強調,光洋科不會因為一個人的異動而影響技術層面的穩定與發展,並確信光洋科在相對穩定的大股東台鋼集團進入經營後,將成為台積電穩定且值得信賴的供應鏈夥伴,希望雙方未來能更緊密的合作,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和循環經濟,創造更多的成長與榮景。 王烱棻在公開信中指出,身為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任董事長,同時也是光洋科多年來的大股東-台鋼集團的成員,對於光洋科經營階層這段時間的紛擾,讓台積電來信關切,表達誠摯的感謝。 台積電做為世界級晶圓廠領袖,在全球半導體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有台灣護國神山之稱,光洋科能長期為台積電提供銅管回收及先進靶材等服務,在先進晶圓製造及循環經濟面向,與台積電有緊密良好的合作,光洋科大股東的台鋼集團對此亦感到與有榮焉。 王烱棻強調,光洋科的大股東台鋼集團,在光洋科的發展上,除了提供資金,台鋼集團旗下富達航太也為光洋科代工锻打,經過多年合作努力,光洋科已是一個成熟的技術團隊,如果有任何人宣稱因為一人的異動就會影響到光洋科技術層面的穩定與發展,此絕非事實,相信身為執世界晶圓製造牛耳的台積電也是如此,更不可能與會因為一人異動而影響技術穩定與發展的光洋科長期合作! 光洋科的大股東台鋼集團旗下亦有各種專業經理人,並相信經營團隊和技術團隊可以分開經營團隊運籌、技術團隊執行,兩者緊密合作,彼此並無打扞格。光洋科在相對穩定的大股東進入經營後,反而能對光洋科的技術團隊發展提供一個長久且穩定的環境,這正契合台積電認為穩定且值得信賴的供應鏈夥伴,是維持及強化台積電競爭優勢的重要關鍵因素,相信這也是台積電所樂見。 王烱棻指出,對於台積電表明衷心期盼光洋科目前的經營團隊人事爭議事件能夠盡快平息,光洋科與台鋼集團亦是如此希盼。在12月底的股東臨時會上,未來光洋科的經營團隊將交由所有股東投票決定,也希望光洋科與台積電未來能更緊密的合作,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和循環經濟,創造更多的成長與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