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春節年假最後一個上班日,教育部體育署才宣布,不參加北京冬奧的開幕式與閉幕式,但1月31日深夜,台灣「中華奧會」又突然發新聞稿宣布將參加開閉幕式。 根據中華奧會的說法,近日多次接獲國際奧會通知,要求所有北京冬奧代表團都能配合派員出席本次開閉幕典禮;基於遵循奧林匹克團結的基本精神,及雙方長期良好互動及相互理解下,中華奧會近日與體育署等相關單位磋商後,在兼顧防疫與團員健康前提下,決定調整規劃,配合政策派員出席開閉幕典禮。 體育署先前確實是以防疫為由不參加北京冬奧的開閉幕式,但實際原因其實是怕被北京方面矮化。 1月26日,大陸國台辦在提及參加北京冬奧會的代表團時以「中國台北」稱呼台灣的代表團,而不是其正式名稱「中華台北」,引發台灣不滿,認為中國大陸有意以這一稱呼進一步矮化台灣的地位。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第二天反擊稱,「台灣從未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強調,「中共以『中國台北』此一錯誤名稱稱呼我冬奧代表團,改變不了兩岸互不隸屬的客觀事實,這些矮化及統戰作為也無法達到任何效果,只會徒增台灣民眾的反感。」 邱垂正並呼籲北京遵守奧林匹克憲章,「不應該以政治因素干擾賽事,打壓矮化我方」,同時表示「政府相關單位也會做好各種突發狀況的應變凖備」。 緊接著,1月28日,體育署就以防疫為名宣布不參加北京冬奧的開閉幕式。 對於北京冬奧開閉幕式,台灣從不參加到參加的過程中,國際奧會起了較大作用。 根據《中國時報》的獨家報導,北京冬奧組委會官網的參賽名單顯示,台灣代表團名稱仍是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使用至今的「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未受矮化;另據參加過北京冬奧會彩排人士指出,包括表演節目和運動員進場,第一個進場的,依照慣例是奧運發源地希臘,日本和中華台北兩個一先一後,隔了幾個國家,之後是中國香港,身為東道主的中國代表團則是最後一個壓軸入場,應無遭矮化的顧慮。 此外,台灣的作法事先也留有餘地,根據以往慣例,台灣因為參加冬奧的選手人數少,過去向來都不參加冬奧的開閉幕式;其次,在宣布不參加開閉幕式時,台灣方面也小心不使用「抵制」的字眼。 因此,在國際奧運和台灣政府的相互展現善意下,中華台北代表團終於能參加北京冬奧的開幕式與閉幕式。
中國女網名將彭帥性侵疑雲已擴大成外交事件,美英澳紐加「五眼聯盟」正在醞釀抵制明年2月在北京舉辦的冬季奧運會。 彭帥3日在微博貼文指控中國前副總理張高麗多次性侵她,之後,貼文被刪,她本人也消失在公眾視野。 彭帥事件首先在網壇發酵,國際網球名將如費德勒(Roger Federer)、小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大坂直美(Naomi Osaka)、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先後公開聲援彭帥,並關注她的人身安全。 接著,彭帥事件擴大成為中國的外交公關危機。世界女子職業網球協會(WTA)首先發難,要求中國政府對彭帥的指控必須進行全面、公平、透明且不遭審批的調查,並威脅「不惜撤出中國市場」。 美國白宮、聯合國、英國外交部也陸續呼籲中方對彭帥的指控進行調查、並對於彭帥的下落提供可驗證的證據。 此時,中國官媒開始介入帶風向。17日央視所屬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公布一封據稱是彭帥寫的郵件後,19日該電視網國際中心記者沈詩偉在推特轉發彭帥的最新動態,分享彭帥在家中拍的三張照片,其中一張照片背景有「小熊維尼」入鏡。 21日,中共黨報《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推特上發布一段視頻,顯示彭帥在北京一場青少年網球賽中亮相;影片中,她面帶微笑,與出席者站在一起。 22日,彭帥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埃瑪·泰爾霍(Emma Terho)視訊,國際奧委會中國委員、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李玲蔚也參與視訊。 正由於中國官媒介入帶風向,國際輿論對於彭帥的真正處境還是高度關切。在這樣的國際輿論氛圍下,美英等西方民主國家因為人權問題而考慮抵制北京冬奧的行動及強度開始加快、加強。 包括英國外交委員會主席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前保守黨黨魁史密斯(Sir Iain Duncan Smith)等5名國會議員17日致函首相強生,要求他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禁止官員出席;不過,首相辦公室目對外仍表示尚未作相關決定,並援引強生過去說法稱,英國長期以來不支持杯葛運動賽事。 《泰晤士報》披露,英國很可能只派副部長級以下官員出席北京冬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