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在闖蕩職場的過程中,除了交出優異的工作表現之外,如何與同事、主管相處也是必須面對的難題,日前就有名男網友分享一位在公司待了20年的老前輩曾經說過的話,並直呼這是他在「職場上聽過最噁心的一句話」,貼文曝光引發熱烈討論,更引起一票社畜共鳴。 近日有名男網友在Dcard平台發文表示,一位被公司成功洗腦20年的老員工曾經說過「好好幹,公司不會虧待你的」,讓他感到相當傻眼,並表示「以前的年代或許可以,但現在看起來這段話格外諷刺」,而原PO也認為,這句話是他在「職場上聽過最噁心的一句話」。 此文一出,引起一票社畜共鳴,「公司就只會畫大餅」、「要離職的時候才跟我說,其實我很欣賞妳耶,妳都不知道」、「現在:好好幹,公司一定壓榨你的」、「這種畫大餅的心靈安慰,只能騙沒出過社會的新鮮人」、「現在是好好幹,公司ㄧ定虧待你」。 另外,也有網友分享其他職場金句,「我們都是一家人,一起努力」、「能者多勞、共體時艱」、「不要在意薪水多少,要看看你在工作上學到了什麼」、「交給你額外的工作你就當作是學習」、「多做多學,學到的就是你的」、「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盡心盡力」。 人力銀行發言人表示,上班族在職場打滾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還有許多其他的挑戰需要面對,建議除了自行爬文做功課之外,也可參考前輩職場經驗與工作心得分享,藉此做好萬全準備。 【文章由1111人力銀行授權提供】
許多師長在求學階段時,都會勉勵學子用功讀書,以考取理想的成績,然而分數高低真能代表一切嗎?日前就有民眾表示,他在出社會後才發現,成績中間的人才是最可憐的,並曝光背後原因,引起不少網友共鳴,直言「看著看著就哭了」。 近日有名男網友在Dcard平台發文表示,他在出社會後才發現,成績中等左右的人真的很可悲,成績頂尖的大多是醫生、律師、會計師、工程師等高知識職業,這些收入通常都不會太差,努力做個幾年,月薪破10萬元其實並不困難。 原PO接著指出,成績差的大多成為技師、業務,甚至是黑社會,這些通常也不會太差,因為這類人比較懂得社交與經營人際關係,很適合擔任業務,現在又流行「89文化」,開直播賣東西也很賺錢,或當排氣管技師,年薪也有望破百萬。 至於成績中等的人,則大多在公司裡從事文書、美工設計等工作,不僅爆肝、高工時,更普遍低薪,讓他心酸表示成績中等的人「比讀書比不過會唸書的,比業務技巧又比不過不會唸書的,只能淪為社會最可憐的社畜」。 此文一出,引發熱烈討論,許多網友表示認同,「不能再同意更多」、「中肯」、「成績中間個性平淡家境普通,真的最吃虧,什麼都不是最差,但要和別人競爭,也拿不出什麼東西」、「有人說出我的心聲了」、「看著看著就哭了」。 人力銀行發言人表示,其實求學階段的分數高低,和出社會後的成功與否,並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因此建議民眾在學生時期,多方探索自身興趣及能力所在,找到自己適合發展的領域,才能夠及早累積相關知識與經驗。 【文章由1111人力銀行授權提供】
因應萬物齊漲,但薪水原地踏步的窘境,越來越多人選擇兼職、打工、或直接轉換跑道,希望藉此多攢點收入。不過,每個人的心態不同,有網友表示,會利用下班時間去打工,但擔心「這樣會不會很丟臉」? 這位網友在Dcard發文,她表示自己已30幾歲,想多賺一點收入,所以下了班就去打工,從事的是「簡單的工讀體力活」。不過,看到有人說這年紀還打工沒出息,或無法脫貧的說法,讓她有些迷惘困惑。 對此,許多網友都給予正面回應,「我也是會兼職的人,只要做正當工作就沒差呀」、「認真生活的人最美」。同時更有人鼓勵她可以去進修、學習取得多點專業證照加強職場競爭力。 人力銀行發言人表示,五一勞動節剛過,除了勞工朋友,在各行各業辛苦打拚、堅守崗位的上班族、打工族都值得我們尊敬。上述網友其實不必過度在意別人的想法,倒是可從長計議來達到薪資提升的目標,比方從進修、學習、考取證照等方式,以增加未來競爭力。另外,在現今自媒體發達的時代,若對網路媒體有興趣,或平時個性就樂於分享的朋友,也可學習如何經營自媒體,或許有天也能成為眾人羨慕的網紅,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文章由1111人力銀行授權提供】
每到月底接近月初,是每個辛苦上班族最期盼的領薪之日。不過,如果「已離職」卻依然收到前東家的薪水轉帳,可就不是件期待中的事。有網友上網發文,明明已離職,但卻還收到前公司薪水,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位網友以「如果已經離職了,但是前公司還會轉薪資給我」為題,在Dcard發問求救。他表示已在新公司任職4個多月,離職也將近半年了,但前公司還會轉薪資給他。他提問:「我該打給銀行詢問把它匯給我的錢轉回去嗎?還是就這樣不理?」。 有網友開玩笑「你是不是被公司包養了?」、「當作不知道,公司倒了也不會要回去。以上 玩笑話」、「前公司是不是太凹把會計都逼跑了,沒人管錢了」。不過,也有網友嚴肅的回應,要當事人「要先打電話或寫email給前公司的HR說一下」、「最好聯絡前公司一下,因為前公司之後發現,要告還是可以告喔」、「趕快通知,並返還比較好,用不知道當藉口很難說服人」、「建議你主動聯絡前公司+不要動那些錢,不然到時候會被告!但你也可以要求造成困擾補償」。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上班族雖賺錢不易,但非正常管道的錢財還是碰不得。類似此事件的處理方式,或者職場遇到各種疑難雜症都可上「面試經驗暨工作甘苦談」論壇提問。對此,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也表示,倘若遇到上述狀況,千萬不要以為是前東家遲來的福利。除不動用該筆金錢外,務必儘快向前公司人資確認,以免屆時吃上官司而後悔莫及。
對於多數求職者來說,工資是列入考量的必要條件,然而除了薪水多寡之外,工作與生活能否取得平衡,也是需要仔細評估的地方。日前就有民眾分享,他目前在工廠當作業員,雖然月薪還算不錯,工時卻長得讓人吃不消,並好奇詢問是否有「月薪30K、見紅就休、每天只要上班8小時」的工作,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近日有民眾在PTT平台發文表示,他目前在工廠當作業員,這幾天上班時數都來到11-12小時,說實在真的吃不消,雖然月薪還不錯有33K,但這樣操下去也是有錢沒命花,因此詢問有沒有「月薪30K、見紅就放假、不用輪班、不用排班、每天只要上班八小時、非責任制、加班會如實計算、輕鬆簡單」的工作? 此文一出,引發熱烈討論,許多網友建議「保全」或「夜班人員」,「去便利商店當大夜」、「有些夜店工讀生也還可以,反正晚上人很少」、「保全都有輪而且基本12小時,不過真的蠻輕鬆」、「超商大夜感覺也挺輕鬆的,不會太累」、「其實很多,挑大夜的工作都蠻爽的」、「夜班保全,12小,通常10點以後開始耍廢」。 人力銀行發言人表示,在找工作的路上,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無論是薪水、工時等,都是值得仔細評估的因素,建議除了自行爬文做功課之外,也可參考前輩工作心得及職場經驗分享,藉此做好萬全準備。 【文章由1111人力銀行授權提供】
讓上班族決定離職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人際關係、薪資水準、職場氣氛等,其中多數人會選擇「騎驢找馬」,先確定找到下一份工作再辭職,不過也有部分人會選擇「先走再說」,等離職之後再慢慢物色新工作。日前就有網友分享「裸辭的必備要素」,提醒所有起心動念的上班族,在離職之前務必考慮清楚。 近日有網友在Dcard平台以「裸辭必備的一些要素」為題發文表示,他認為裸辭不是不可以,但除了具備足夠的存款之外,也必須明確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麼,並擁有很有可能獲得期望工作的實力,不然離職後看求職網站1、2個月,就會發現職缺都是那些、沒什麼改變,幾個喜歡的沒有錄取就會開始焦慮了。 原PO也分享自身經驗,他當時存款有75萬元,且住家裡幾乎花不到錢,於是瀟灑離職,也剛好快過年,就休息了2個月,過完年才開始找工作,結果找了2個月就快情緒崩潰,「有的去面試了覺得不ok,有的感覺很喜歡的沒有上」,壓力大到無法好好生活,最後決定回鍋前公司,並利用下班後的時間提升自己。 對此,其他網友也表達自己的看法,「目前也是裸辭待業,同意原po說的,看來看去就那幾間,也真的找到後面會很焦慮」、「重點在存款吧!如果還要租房沒一些存款,不可能裸辭」、「認同原PO,真的待業到最後會瘋掉,而且家人和朋友也會給予無形壓力」、「騎驢找馬是比較好的,找到合適的再離職」。 人力銀行發言人表示,對於廣大上班族來說,離職是個不小的決定,建議事先審慎評估自身狀況,而除了自行爬文做功課之外,也可前往參考前輩工作心得及經驗分享,藉此做好萬全準備。 【文章由1111人力銀行授權提供】
在找工作這條路上,選擇大企業或小公司,是求職者經常面臨的難題,日前就有名女網友分享自身慘痛經驗,力勸大家「小公司真的不要去」,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不過也有部分人抱持不同看法,揭露前往小公司任職的「隱藏優勢」。 近日有名女網友在Dcard平台發文表示,她第2份工作去了間小公司,所有員工加上她只有7個人,平常業務包含安排生產、報價、成本掌控、出貨、報關、處理客訴,基本上除了不用跑客戶之外,後續工作幾乎全包,因為是全新的領域,她花了些時間熟悉,到職後沒多久就得試著了解一個英文平台,讓她快崩潰。 原PO接著補充其他缺點,像是公司制度有問題,業務都壓在同一人身上,原本有2個業務助理,同事離職後只剩她一人,公司有說會調整薪水,卻不聞不問1個多月,而應聘新人的速度也很慢,還時不時要去拜訪工廠,把公司全部人帶出去、只剩會計一人等,讓她感嘆「經歷一連串爛事後,終於離職,真的太開心」! 此文一出,引發熱烈討論,許多網友留言表示認同,「去小公司真的浪費時間」、「先待過大公司後再去小公司發現真的完全不行」、「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小公司,小公司就是一人多職以外,平常掃廁所、倒垃圾、年底大掃除少不了」、「小公司就是很明顯資源分配不均,基本上一個人要當兩到三個人用」。 另外,也有網友抱持不同看法,「有些大公司會更喜歡待過小公司的人哦!因為什麼都會」、「在小公司磨練四年後的我到市區工作,發現以前在地獄受苦的都能運用在工作上」、「在小公司撐過就是你的,之後直接跳槽或創業會更有優勢」、「小公司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我就是這樣薪水在一年內拉到原先的1.7倍左右」。 人力銀行發言人表示,對於求職者來說,選擇大企業或小公司,是經常需要面臨的難題,除了自行爬文做功課之外,建議也可參考前輩工作心得及經驗分享,藉此做好萬全準備。 【文章由1111人力銀行授權提供】
面試找工作,除了求職者擔心誤入雷區、遇到屎缺,其實企業端也同時承擔各種不同的風險,例:工作數天就落跑,來個人間消失戲碼。日前有人資上網PO文,公司開缺找人,卻因老闆「1句話」讓43歲應徵者贏過其他年輕求職者,但結局讓人資超崩潰。 這位人資在臉書「爆怨公社」發文,由於公司開缺找人,來了幾位求職者,老闆特別看中其中一位43歲的求職者,還直言一定比較長久也比穩定。但事與願違,做了2天後,那位43歲新人就沒來上班。打電話、傳訊息都不回,過了一天才說「我不能加班,所以不做了,請把這幾天的薪水算給我」。 人資無奈表示,對方明明說可以接受偶爾加班,怎麼才2天以這理由不做,還白白浪費請他喝飲料及吃PIZZA、午餐。可見「什麼年紀都一樣啦,都是不缺錢才會不負責任」。 就業服務法第5條明文規定,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 上述案例中的雇主願意給中高年齡者機會值得讚許。其實,企業求才跟求職者找工作一樣,必須「有憑有據」,除了看專業、條件之外,也應透過面試過程應答、或過去經驗等參考值來進一步了解對方,不能單靠一時判斷、或傳統刻板印象,才能避免錄取到不適合的人選,以減少浪費寶貴時間及人事成本的憾事發生。 【文章由1111人力銀行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