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肺炎是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醫療院所一旦驗出陽性,除了必須在24小時內上報,還會被公布足蹤;隨著疫情猛爆,醫療院所開始不替門診病患快篩,或是直接給病患試劑讓他們回家自己驗。 台中基層醫療院所2日開了第一槍,披露目前「不篩不報」的現狀,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魏重耀因此希望中央能看到基層現況,務實面對疫情已流感化的事實。 首任疾管局長張鴻仁指出,知情不報才違法,院所不篩所以不知,不知所以不用報,因此沒有違法。 新冠確診連日破萬,今日又新增2萬3千多人,張鴻仁指出,24小時內要上報確診案例讓基層院所壓力空前巨大,受到影響的人不只是確診者,還有接觸者要被匡列;小型診所假如有護士接觸居隔的小孩,也會被匡列而不能上班,如此一來,診所就因缺人而必須停診,「保護醫療量能」的願望就落空了。 有人質疑不篩不報會造成確診黑數,張鴻仁指出,有黑數才是新常態,只有像中國不惜代價才有可能進行全面篩檢,即使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像上海封城這麼久,日增確診仍然在5千人以上,黑數仍然無法完全排除。 張鴻仁表示,中重症人數才是現階段應該關注的重點,這直接影響到醫療收治量能,以及死亡率,這一波疫情至少要10天才能完全顯現出中重症人數,雙北正在全面警戒中。 至於大量輕症患者,張鴻仁提出以下自保之法:第一, 注意患者症狀。例如兒童若連續發燒48小時不退,同時有抽慉現象,就要注意可能病情惡化;第二, 要準備血氧機。由於老人家比較不會出現發燒症狀,這時就要依靠血氧機來監測他的血氧濃度,以防缺氧猝死;第三, 一定要有家庭醫生或醫療諮詢平台。由於目前缺乏有效、安全、便宜的治療新冠藥物,加上醫療量能吃緊,所有輕症者只能依靠家庭醫生判斷病情,以免錯失就醫時機。 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則表示,不篩不報不只是基層診所,各大醫院都這麼做,只是台中的基層醫護開了第一槍,揭露這一真相。 王任賢指出,既然新冠的死亡率低於流感,它就不應該再被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今後應該只報重症,不報輕症。 過去反對將新冠當成流感處理的理由,現在已經不存在;王任賢指出,Omicron確診者99.6%是輕症,致死率比流感還低,即使未打疫苗者的死亡率都低於萬分之三;其次,接種疫苗後,之前出現的嚴重後期合併症,現在很少再出現。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則認為,不篩不報在現階段可能造成黑數劇增,使得確診數呈指數型快速攀升,如此一來將嚴重擠壓醫療院所的收治量能;基層院所目前最起碼應該提供疑似確診者快篩試劑,以維護患者最基本的權利。
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全台力拚第一劑覆蓋率,診所化身疫苗接種站,幫民眾「打起來」,第一線醫護人員「拚命」守護國人,卻自身難保?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踢爆,衞福部積欠疫苗補助費,超過兩個多月,加上疫情爆發後,病患人數銳減,已經造成208家基層醫療診所歇業。 賴士葆在臉書發文指出,日前農委會為了挺花農,送很多花給基層醫療診所,但對不少診所來說,其實哭笑不得。根據統計,「從五月份到七月份已經有208家診所歇業關門」,除了因病患人數急遽減少,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衞福部積欠他們協助施打疫苗的補助費,已經超過兩個多月,從數萬、數十萬到數百萬元不等,很多剛剛開業或是財務周轉不佳的診所根本無法繼續經營。」 賴士葆說明,到八月份為止,基層醫療診所協助接種疫苗比例高達40%,需安排醫師、藥師、行政人員,處理預約、排隊、填單、分流、接種,整個行政流程非常的繁瑣。 圖/翻攝自賴士葆臉書 衛福部長陳時中六月時宣布,民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免收掛號費」,由中央以「行政費」名義,補助診所每筆掛號費100元。賴士葆痛批「政府嘴巴說挺第一線的醫護,但是卻是積欠他們急需的周轉現金」,而且時間超過兩個月,怎麼樣都說不過去。 賴士葆提到,今年五月時,陳時中說「病毒跑得比公文還快」,現在卻說作業流程比較慢,以後會每個月結算發還給基層醫療診所,形同「政府請客,診所買單。」他反問「不知道事先採購高端5百萬劑疫苗的錢,政府是一次給還是積欠幾個月才給?」 對此,陳時中今於疫情記者會回應,9月7日已經發出第1波補助金,9月10日會把前端的補助通通發出去,之後月底再把錢繼續發下去,也會加速行政作業流程。
新冠病毒肆虐,請問:是收治確診者的專責醫院染疫風險高,還是每日面對未知病毒的基層診所風險高? 在醫護千呼萬喚中,指揮中心終於同意專責醫院的醫護人員且施打AZ超過10週者,第二劑可混打莫德納,「希望」從本週開始施打,人數約為33000人。 醫護第二劑疫苗接種率偏低。(資料來源:衛福部) 但對於直接面對未知病毒的基層診所醫護來說,卻是情何以堪。為此,「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特別發出聲明,對於混打未涵蓋所有醫護是「為德不卒」,深表遺憾;「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則希望指揮中心,盡快安排施打的時程。 兩個醫師公會的負責人10日接受「品觀點」採訪時,都對基層診所未列入混打優先順位表示遺憾和不滿。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質問,難道基醫護不是人,他們每天面對可能的染疫者,又要協助篩檢、施打疫苗,這樣還不算「第一線」;反而是專責醫院收治的都是確診者,更容易提高防疫警覺。 林應然也聽到專責醫院未親自照顧病患的醫護也被允許混打;他要求指揮中心要將這次3.3萬接種者的身份、職務清楚造冊列管,以澄清外界的疑慮。 林應然批評指揮中心的施打順位標準前後不一,像專責醫院醫護4月份開始接種第一劑AZ,現在早已完成兩劑,但指揮中心卻又開放專責醫院醫護「優先」混打。 林應然指出,非專責醫院的醫護都是拖到5月底、6月初才接種第一劑AZ,經過10週後,一般醫護人員目前都到了必須施打第二劑的關鍵時刻,否則保護力將逐漸下降,但直到現在,即使是殘劑,也未開放給基層醫護施打。 醫師公會全聯會祕書長張必正醫師也替基層醫護請命;他表示,基層診所醫護所面對的染疫風險其實比專責醫院更高,這是因為疫情嚴重後,現在民眾發燒都不敢去大醫院,反而擠到一般診所看病。 因此,張必正建議指揮中心應該把「第一線」的範圍擴大,把基層醫護列入第二劑施打的優先名單中,畢竟只有基層醫護「健康地活著」,才能有效防堵社區傳染。 必正建議指揮中心應該認真清查第1、2、3類施打名單,從中一定可以找到還沒有施打的疫苗,從而緩解目前醫護人員的疫苗荒。 根據醫師公會全聯會提供的數字,目前台灣約有5.2萬名執業醫師,另有26萬名有執照的護理師(但只有15萬人執業)。
小蝦米對大鯨魚,診所帶頭逆時中的代價是「停止配發疫苗」!6月7日起,全台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不必負擔任何費用,引發醫界反彈聲浪,新北市板橋張博揚小兒科診所醫師,昨(20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免收掛號費作法,是中央為了與政治對手抗衡,「我們的專業服務卻被當成請客的東西,沒有絲毫尊重,還要幫政府買單」,仍依照合約堅持收200元掛號費,痛批「陳時中打算賴帳」。 醫師在這篇長文一開頭先致歉,「風尖浪頭之下,要跟預約本診所施打新冠疫苗的朋友們說聲抱歉了!」表示打新冠肺炎疫苗的流程,比一般疫苗來的複雜,成本也更高。診所得主動聯繫施打對象、用心問診、抽取殘劑,逐筆填資料核對上傳、安排接種空間流程、遇爽約者遞補以免浪費等,還有人力、耗材、醫療廢棄物清運等都是成本,但是這些,「只因要與政治對手抗衡,卻被免費了!」 圖/翻攝自張博揚小兒科診所臉書 「哪知KP嘴賤說北市民免付掛號費,藍委跟進吵兩天,6/7蔡英文及指揮中心就宣布全國免(不能收)掛號費。」醫師質疑錢從哪裡來?昨(21日)結果揭曉,「陳時中打算賴帳(就算有立法院的決議文),只有原本的接種疫苗處置費,其他沒有了。」「幫陳時中打疫苗若不能收掛號費,代表這陣子的現金收入是零」。 醫師表示,診所的成本每天都在燃燒,但因打疫苗增加的人力加班費、電話費更甚以往 而一針100元的接種費,據說是3個月後才能拿到,甚至明年才會結算。「你們有多少現金可以繼續付薪水、房租、耗材,健保的業務因為滿滿的疫苗需求而被排擠,然後需要撐一季以上。這不是佛心,這是深淵。」 圖/翻攝自張博揚小兒科診所臉書 文中指出診所不是快打站,應該以質取勝不應衝量,質疑今日政府可以隨口說說,就讓人收入歸零,增加的成本卻要同島一命、共體時艱。 網友紛紛留言表達支持,「加油,你們的用心我第一次去就感受到了,謝謝」、「支持診所收費,施打疫苗的民眾接受快打站更嚴謹的檢查與專業的問診,學長 這陣子真的辛苦了!」、「張醫生的仁心仁術,我們全家都掛保證!我願意付2000元,預約第二劑!感謝您。」 圖/翻攝自張博揚小兒科診所臉書 沒想到文章PO出後10小時,診所在今天上午再度貼出聲明表示「本診所因合約內容與官方無法形成共識,即日起被片面停止配發疫苗(尚未解約狀態)有預約的朋友請速與新北衛生單位聯繫」,帶頭逆時中的代價可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