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影響,路上走動的人少了,伴隨而來的就是店面紛紛空下來,店家生意做不下去,只好趕快停損把店給關了,不僅原本觀光客流連往返的知名商圈滿街招「租」,就連剛剛微解封的夜市攤位、店面也是空的空,業者等不到消費者回籠就已經撐不下去。 以台北市士林夜市為例,網路上刊登的出租廣告就超過40個,其中不乏透天金店面或是地點相當好的三角窗店面。 士林夜市商圈聯合會理事長蘇文山指出,儘管夜市微解封,但因為士林夜市的主力是鞋類、服飾、百貨銷售,小吃類佔不到一半,因此多數業者還是在歇業狀態。 蘇文山進一步指出,多數攤商對疫情感到悲觀,認為到今年底都無望恢復往日榮景,不少業者因房租、管銷撐不住,都已經撤走。 另外,南台灣六合夜市也同樣受疫情衝擊,夜市入口就有整排店面等著出租,兩個月內增加至少三成的空店面,房東在網站刊登招租訊息,特別強調是防疫價、近捷運站等優質物件,仍是乏人問津。 六合夜市理事長莊惠民表示,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夜市雖然微解封,但攤商們也自主分流,六合夜市178攤中,僅有三分之一、50多攤出來做生意,坦言生意真的不好、差很多。 莊惠民進一步表示,過去六合夜市消費主力以國際觀光客為主,來自大陸、新馬的遊客很多,攤商也會擔心外來客可能造成防疫破口,有營業的攤販為了讓生意好一點也跟外送平台合作,用外送、免下車等新服務來增加營業額。
疫情持續發燒,全國三級警戒確定延長至6月14日端午節,但沒人能保證,屆時警戒期間會不會再延長。部分縣市陸續宣布,餐飲與飲料店禁止內用,只能外帶或外送,對內需相關行業造成嚴重衝擊。 包括麥當勞、肯德基、頂呱呱等連鎖速食業者,業績都少了一成左右,這還算好的,夜市、地下街、地方商圈等中小本生意的攤商、店家,失去了逛街人潮,損失慘重,甚至距離倒閉已經不遠。 立法院雖已停會防疫,但為讓新增2100億元紓困預算能盡早到位,決議在31日召開立法院會,三讀修正草案。同時,行政院近期也研議以營業額衰退5成為「艱困」標準,將給予企業、自營業者員工薪資補貼。 行政院盤整過往的防疫、紓困、振興預算執行成效後,於5月13日函請立法院修正紓困特別條例,除將施行期間延長至2022年6月30日外,也將預算額度上限再增加2,100億元,總額提高至6,300億元。但許多店家還沒等到補助下來,就已經快撐不下去。 防疫和生存本是兩難,全台夜市目前多暫停營業抗疫,即便少數夜市未停業,周末假日幾乎無人上門消費。 高雄六合夜市知名老店「莊記海產粥」,開業50年來不曾在周末停業,不過這次疫情嚴重,生意掉到剩1、2成,乾脆休息。六合夜市共178攤,目前已有3分之2選擇債暫停營業。 台中逢甲商圈主委王朝藝表示,現在客戶很少,只能透過外送平台或是外帶,人事費、水電費、租金都要負擔「不可能打平!」若是一人攤商,大概會先結束營業。 北市士林商圈統計,去年2至5月第一波疫情時,空店數有120多家,大家都虧錢,但因有政府紓困所以勉強撐著,今年人流恢復的慢,生意只能苦撐,但已有很多店家表示「不撐了」,尤其是服飾業紛紛表明要退租。商圈理事長蘇汶山預估,士林夜市店面約800間,今年這波疫情後空店面將累計至2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