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以優勢軍力發動閃電戰,但至今沒攻下任何一座烏克蘭主要城市,這一情況讓過去曾公開宣稱,攻台可以「朝發夕至」的共軍開始思考並調整對台戰略。 綜合西方媒體的報導,俄羅斯總統原本認為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可以速戰速決,因此他在宣布進軍烏克蘭時,措詞是「特殊軍事行動」,甚至不用「入侵」或「戰爭」的字眼;但戰事發展顯然出乎普丁預料,俄軍被迫自基輔撤軍,直到最近才在烏東發起「第二階段軍事行動」。 烏克蘭戰爭前幾年,共軍退休將領曾公開宣稱,「不用三天就能拿下台灣」。前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中將2018年3月在《環球時報》撰文稱,有專家說攻台需40萬大軍,「真是一個外行說的笑話,我看有其十之一二足夠」;只要採用「六戰一體」的方式,解放軍不用三天便可以拿下台灣。 而據《日本經濟新聞》20日發自北京的報導,根據中國軍方消息人士和日本安全專家的分析,和莫斯科的設想一樣,北京過去認為,任何對台軍事行動都是速戰速決,步驟包括:首先,透過網路攻擊瓦解台灣的通信及基礎設施;然後以飛彈攻擊台灣的防空系統和基地,取得制空權;最後才是從空中和海上發起登陸戰。 由於美軍駐紮在距離台灣大約600公里外的沖繩,而據中國軍方消息人士預測,美國需要7天時間才能通國內必要的行政程序向台灣派兵,這時共軍已經控制住台灣;但俄軍在烏克蘭的苦戰凸顯共軍速戰速決計畫的缺陷。 據報導,共軍現在特別關注占領台北的挑戰。台灣首都的人口約為260萬,與基輔大致相似,但人口密度幾乎是其三倍,還有400萬人生活在郊區,這意味對台北的任何軍事攻擊都可能導致大量平民傷亡。 如果共軍想減少平民傷亡可能會給美軍更多時間進行干預;此外,要對台灣總統蔡英文進行斬首行動,因為難以區分軍民,難度也變得更大。 台灣海峽寬100多公里,洋流強勁,運送部隊穿越的理想時間僅限於一年中的兩到三個月,而台灣已迅速部署巡弋飛彈和愛國者三型飛彈;卸任的共軍消息人士稱,共軍已重新意識到穿越海峽有多麼困難。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於今年秋天舉行的中共二十大尋求連任,長期以來一直有人猜測中國可能會習近平的第三個任期結束前,也就是2027年之前入侵台灣;而據了解,中國目前對台保持強硬態度,但幕後正在進行重要反思。 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弘預測,由於發現武統台灣面臨更高的障礙,中國將加速其核武建設,企圖通過建立超大型核武庫來遏制台灣的獨立勢力,並阻止美國的干預。 此外,「由於對台灣本島的攻擊更加困難,習近平政府可能試圖控制東沙群島,」日本防衛研究所地區研究部主任Rira Momma說。 就在日媒放出「中共可能攻占東沙」消息的同時,又有「熟悉兩岸事務的官員」透過台灣媒體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今年20大延任後,為了轉移內部壓力,很有可能出兵攻占金馬等離島。 針對日媒的報導,國防部長邱國正20日在出席立法院備詢前向媒體表示,國軍會持續密切注意,隨時研究共軍(戰略)的改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幅改變亞洲消費行為,在仍看不到疫情結束跡象的情況下,《日本經濟新聞》預測了2021年,亞洲各國最熱門的商品和服務分別為何,結果台灣最流行的商品將會是「鐵路旅行」,南韓是電動滑板車、印度則為iPhone。 歐美正在推動批准和接種疫苗,但疫苗覆蓋整個亞洲預計還需要一段時間。亞洲人關注自身健康之際,在鄰近場所尋找休閒娛樂的活動可能擴大。《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在台灣,靜下心來欣賞沿途風景的鐵路旅遊可能受歡迎,台灣交通部透過提供補貼等以拉抬旅遊需求的舉措,也是推動因素。 另一方面,2021年電動滑板車可能在南韓流行。《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南韓規定2020年12月起18歲以上的人不再需要電動滑板車駕駛證。為防止感染,人們儘量避免搭乘擁擠的電車等大眾運輸工具,電動滑板車能否成為新代步工具進而普及受到關注。 疫情完全改變生活模式,例如因為戴口罩難以認臉,不少智慧型手機用戶呼籲恢復Touch ID,商業模式變化更不待言,菲律賓預計最受歡迎服務會是遠程醫療。 至於其他亞洲國家2021年會流行什麼?日媒預測新加坡是網路銀行、越南是地下鐵、印度是iPhone、緬甸是豐田皮卡車款Hilux,都與政策開放、外資前往設廠有關。 而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則與國際、政治大事有關。大陸由於明年2月北京冬季奧運逼近,預計相關消費會擴大。馬來西亞由於2023年要進行5年1度大選,因此來自俄羅斯、保密性高的社交軟體Telegram預期會被大量下載來針對大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