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苦守253天的本土零確診,不幸在2020年末被攻破,而感染源頭就是長榮航空的紐西蘭籍機師,他不戴口罩、不配合疫調的行為引起各界不滿,交通部長林佳龍昨(24日)強調以最重條文嚴罰業者,交通部隨即在平安夜宣布依法重罰一百萬元;對於長榮未落實外站管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很不滿意」,要求今天以前提出改善計畫。 陳時中表示,紐籍機師於飛機上一直咳嗽未戴口罩,顯示長榮航空管理有問題,當初航空業要求縮短檢疫,雖然提出各項標準作業流程(SOP),卻沒有落實。前天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與航空業者開會,長榮目前雖提出SOP,卻沒有提出落實計畫,他強調,若長榮未提出落實計畫,不只長榮航空,所有航空業者的檢疫期間都必須要延長。 長榮表示,該次紐籍機師確診事件,在管理督導上責無旁貸,尊重主管機關的裁罰,公司將會虛心檢討,已就管理上的制度進行改進,也正在跟民航局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共同研議更完善的加強管控措施。 長榮航空紐籍機師違反防疫規定,導致台灣再現本土病例,長榮頓時成眾矢之的,更傳出與紐籍機師同航班的空服員返台後參與百人聚餐,再次引來批評。 陳時中說,這名機組員因沒進入外站,入境後無須居家檢疫,外出活動也沒違反相關規定,但考量風險畢竟較高,入境後是否適合參加多人大型活動,還會再做檢討,目前這名空服員經採檢為陰性,也列為居家隔離對象。 此案爆發後,長榮航空為避免持續有組員違規,昨天(24日)起實施更嚴格的管制措施,要求過去14天來回短班、長程過夜航班與客機載貨(CIC)監貨航班者,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禁止參加晚會或慶典活動,連喜宴、酒吧、夜店、夜市及跨年活動都不應參加。 台灣防疫苦守253天的本土零確診,日前不幸被攻破,而感染源頭就是長榮航空的紐西蘭籍機師。消息一出後,美國媒體《彭博》就以「全世界最長的無感染紀錄,隨著台灣新案例的出現而終結」為標題報導,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記者更痛批機師「他寧願拿別人的健康來冒險嗎?實在難以置信!」 消息也傳回紐西蘭,當地媒體《1 NEWS》以「不誠實!台灣4月以來第1起本土案,紐西蘭機師被罰款1.5萬美元」為標題報導,並「帶著病毒漫遊」台灣北部,還傳染給一名30多歲女性,終結了台灣8個月以來無本土病例的紀錄。 新聞一出,引發許多紐國網友的憤怒,紛紛譴責機師是國家之恥,「真為他感到羞恥」、「應該罰個5萬美元然後再把他的護照撤銷」、「混蛋!讓我們紐西蘭人蒙羞」、「如此自私又愚蠢的人」、「他們(台灣政府)應該罰多一點」、「拜託罰款完再關起來」。
金管會保險局昨天(15日)對新光人壽重罰2760萬元,董事長吳東進被罰停職到任期屆滿。主因是保險局在金檢時,發現新光人壽資產配置及清償能力評估控管作業、投資決策及風險控管都有缺失,顯示其內控有嚴重問題。 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新光人壽建立資負會作為股票投資配置的決策依據,屬於高度決策單位,但資負會卻是未經董事會核定成立,且資負會組成中有半數是由董事長指定,成員結構不利決策評估,長期破壞公司內控結構,資負會已經是公司最高決策單位,影響公司清償能力評估,會議紀錄也沒有紀載與會委員發言。 施瓊華指出,資負會對今年策略性資產配置檢測結果,資本適足率小於董事會核定風險胃納RBC250%的機率達83.3%,但卻沒有相關討論,導致新壽資產配置今年1月第一週連續2日內大幅增加國外股票投資達966.6億元,忽視對風險控管,且於今年3月召開的資負會,風管部有對市場風險值比率已超限提出警示及建議時,資負會仍予照案通過。 施瓊華強調,資負會有置公司於不符資本適足法定標準的險境,相關策略性資產配置並未事前提報董事會討論,資負會決議凌駕董事會決策,嚴重違背公司治理;投審會對於風管部所提評估意見顯示所承受投資風險過高,但投審會未予妥適處理;投資部門為達今年財務收入目標,今年1月第1週連續2日內大幅拉高國外股票部位,顯示公司僅著重財務收入目標,輕忽投資風險控管,未審慎考量投資穩健性,嚴重有礙公司健全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