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民眾辨識國產醫用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9月17日開始生產的國家口罩都要打上「MD」(醫用,Medical Device)及「MIT」(Made In Taiwan)。而「口罩國家隊」桃園善存科技公司製作的雙鋼印口罩成品也率先曝光。 (《善存罩護您》臉書粉絲專頁) 食藥署規範,從9月17日需強制在口罩本體、距離邊緣1.5公分內逐片以鋼印標示「MD」及「Made In Taiwan」;標示字高不得小於0.4公分,但不包含醫用N95等級以上、非平面及專供外銷的醫用口罩。 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市售醫用口罩盒裝或最小包裝,都須標示產地與醫用,9月17日起自藥局販售的實名制口罩,都應該有MD、MIT鋼印;4大超商實名制口罩因採預購制,第17期(9/28-10/11)才有辦法供應,民眾如果預購第16期(9/14-9/27)口罩,可延到第17期領取。 陳時中說,雖新制上路後,沒有鋼印的口罩依然可繼續販售到12月17日,但業者可以在期限之後把未賣完的口罩報請指揮中心徵用,只要檢驗合格,就會列入戰備庫存。指揮中心近期也會針對藥局、郵局庫存量進行回收,粗估約有6000萬片。
黑心口罩不只加利!南投有民眾上個月在藥局買盒裝口罩,發現外盒印著宏瑋「路」材有限公司,懷疑有人仿冒口罩國家隊「宏瑋醫材公司」,因此向相關單位檢舉。 民眾發現買到的口罩外盒印著宏瑋「路」材有限公司,覺得奇怪、因此提出檢舉。(照片來源:調查局) 檢警調立刻成立專案小組,調查後發現,彰化富達實業社涉嫌購買未經核准醫療口罩約61萬片,都蓋有MIT鋼印,再冒用宏瑋名義銷售,已有約40萬片流入市場。 檢警調8月30日到富達實業社等4處搜索,查扣口罩20萬3800片,估計不法所得約200萬元。本月7日傳喚劉姓負責人等4人到案,訊後認定劉姓負責人罪嫌重大,有湮滅證據、勾串共犯或證人及反覆實施詐欺之虞,依詐欺、偽造文書、違反《藥事法》等罪嫌,向南投地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 為了防堵黑心口罩,防疫指揮中心要求國產平面醫用口罩業者「逐片標示醫用、台灣製造等標示」,最快2週上路。根據食藥署統計,適用口罩業者約100家,未來違規最重罰200萬元。 口罩國家隊之一的加利科技公司以中國製非醫用口罩混充實名制,連日引發風波,截至目前,全台已換貨超過187萬片。 防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天(8日)下午宣布,未來將強制國產醫用平面口罩以鋼印標示醫用(MD)及台灣製造(MIT),最快2週內上路,確保實名制口罩不被混用,目前正在協調鋼印機具廠商,等生產排程確定後,才能明確知道哪一期實名制能買到有鋼印的醫用口罩。 至於鋼印標示位置仍在研議中,未來所有領有平面醫用口罩國產許可證的廠商都適用。 未來台灣製醫療用口罩不能只印Made In Taiwan,將強制鋼印標示醫用(MD)及台灣製造(MIT),2週內實施。(照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