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嘴分析含「萊克多巴胺」豬肉去向 水餃、餛飩、肉包⋯「中!」|健康|品觀點新聞

分享:

名嘴分析含「萊克多巴胺」豬肉去向 水餃、餛飩、肉包⋯「中!」|健康|品觀點新聞

2020/09/19 14:00:00文/

政府明年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財經名嘴阮慕驊點出一個驚人關鍵,「看不到豬肉原型的食品,就是未來進口豬肉的去處」,他認為,加工食品如水餃、餛飩、肉包等,都會成為不知情的台灣民眾吃進萊克多巴胺的來源。

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人愛吃豬,每人每年可吃掉36公斤豬肉,是所有肉類消費第一位,遠比居次的牛肉高出6.2倍。在台灣,愛吃牛的人雖然多,但也有不少人因信仰、健康、情感等因素,選擇不吃牛肉,豬肉成了普遍能接受的選項。

阮慕驊引用經濟部數據,台灣2017年豬肉供給量96萬噸,其中自產84萬噸,剩下12萬噸(不含瘦肉精)來自進口,「賠錢生意沒人做,會有這麼大的進口量,可見業者一定有利可圖。」


財經名嘴阮慕驊分析,未來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最容易出現在水餃、肉包等看不到豬肉原形的加工食品中。(照片來源:網路)

他指出,台灣養豬成本高出美國、加拿大1.7倍,成本高自然售價不能太差,台灣雖然有關稅保護豬農,但關稅僅12.5%到15%,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阮慕驊認為,美豬將挾著價格優勢大舉來台,尤其老外不吃的內臟類,恐怕低價傾銷,衝擊台灣市場。他轉述業者分析,進口豬肉用量最多的,就是加工食品,未來在低價搶市後,包括水餃、餛飩、肉包等,這些看不到豬肉原型的食品,就會有含萊劑美豬的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