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醫材差額上限」保障民眾就醫權益?!醫界怒吼:以後有錢都買不到|政治|品觀點新聞

分享:

「自費醫材差額上限」保障民眾就醫權益?!醫界怒吼:以後有錢都買不到|政治|品觀點新聞

2020/06/11 11:04:32文/

【觀點】
自費醫材差額上限制度8月就要上路,但公告後醫界一片怒吼聲、痛批不尊重專業,讓人好奇,健保署在制定政策之前,有先和醫界好好溝通過嗎?又或者,這樣的價格機制,有問過經濟學者嗎?還是只要喊出「醫療人人平等」,台灣人就會買單?

這個制度乍聽之下,是保護民眾就醫的權益,但進一步深究,卻發現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台灣人失去選擇更高技術自費醫材的機會,「有錢人」改為出國接受醫療,最壞的狀況是台灣醫生無用武之地、年輕人不從醫、台灣享譽國際的「醫療環境」不再,這驚人的後座力,恐怕不是因為防疫成功而人氣滿滿的衛福部長陳時中扛得住的!

衛福部公告,針對健保部分給付醫材收費亂象,盤點8大類352項醫材,訂定健保給付與醫療院所可收取的差額上限,8月起生效。在新制標準下,高達8成9的健保部分給付醫材,醫療院所收取的差額上限都要調降。

8大類醫材分別為人工水晶體、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心臟部整脈消融導管、特殊材質人工髖關節、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等,屆時民眾若想跨院比價,可透過健保署「自費醫材比價網」查詢。


健保署自費醫材比價網。(照片來源:健保署網站)

健保署表示,新制上路後,醫療院所若未遵守規範,將會進行輔導;輔導後無法改善者,最重祭出違約處置。

消息一出引起醫界反彈,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出聲明提出3點反對理由,包括畫蛇添足、劣幣逐良幣、影響醫師收入。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表示,自費醫材比價網能幫助民眾比價和選擇,收費高的醫院自然承受更高的病人期待,也必須拿出令人信服的技術才能吸引民眾、繼續在市場中存在;另外,核定價格參考大醫院採購價,但大醫院可以以量制價,這將導致核價結果鼓勵醫院使用低價特材,阻礙高品質特材進入市場意願、恐劣幣逐良幣;再者,若調降病人付給醫院的費用,醫師的收入不論固定薪或績效分紅,都勢必受到極大的衝擊。

私立醫療院所更是急跳腳,痛批健保署政策擬定過程未採納醫療院所意見,直接壓縮醫療院所經營空間與彈性,更直接發函要求健保署,新制應參酌各界意見後再上路。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已發文健保署,希望先不要實施差額上限制度。(照片來源: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

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理事、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雖然健保署口口聲聲說是為了杜絕醫療院所收費亂象,但訂定醫材自付差額這樣「一刀切」,完全沒有考量公私立醫院的差別以及城鄉差距。洪子仁說,新制是參考「公立醫院及醫學中心採購決標價格之中位數」制定,但公私立醫院的經營和議價方式都不盡相同,使用這樣的標準不盡公平。

面對外界砲火、健保署也發出澄清稿,署長李伯璋表示,保障醫護人員良好工作環境以及弱勢民眾的權益,都是健保署努力的目標,與醫界討論一年半才為自付差額特材定出上限,有些醫界朋友可能誤解健保署在限制全自費項目,其實是兩回事。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10日)也回應,健保很多議題隨時在討論中,不管是費用的限制、管制措施,都經過專家會議、例行會議的討論,站在醫療品質的提升跟保障,民眾就醫權益的立場,兩相權衡討論出來的。對於有醫院認為可能會因此壓縮到醫院的營收、進而影響到民眾就醫品質,陳時中則表示,在制訂標準前,都有與醫院進行討論,健保長年都在醫院營收及民眾權益中進行權衡,此新制希望可以讓醫院間的競爭是朝向品質競爭。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差額上限制度是為保障民眾就醫權益。(照片來源:網路)

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臉書《Dr.E 小兒急診室日誌》上直接批評,「不要幻想訂出價格上限,就可以讓民眾用低價買到高品質的醫材」。謝宗學指出,就跟許多原廠藥物退出台灣市場一樣,以後高品質的自費醫材也會一個一個退出台灣市場,想要自費多花錢也買不到。


(謝宗學《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臉書)

前民進黨醫師立委林靜儀也在臉書《林靜儀醫師》上表示,「只要是同功能,不同廠牌都適用同一上限,那為什麼這次疫情我們堅持MIT的口罩和防護衣,中國的也是同功能啊。」林靜儀表示,齊頭平等的結果,就是新的衛材貴的藥品退出台灣,國內廠商因為不符成本,所以研發新衛材新藥材的規劃停滯,甚至只做出口不供國內使用;因為成本考量醫療機構只進低成本衛材藥材,出國學新的技術回來的醫師也無用武之地,到時候民眾將會面臨「想要花錢也用不到的窘境。」


(林靜儀臉書《林靜儀醫師》)

不少網友也表示支持林靜儀的看法,紛紛留言表示「健保給付齊頭我可以理解,但自費為什麼也要齊頭」、「不懂為什麼無根據的偏方漫天喊價,有實證的醫品處處受制」、「拜託政府也訂個房子、車子的自費上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