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解謎 | 曾沛慈

分享:

平衡解謎 | 曾沛慈

2019/09/17 00:13:38文/

根據統計,每個人一天會出現一萬多個想法,而這些引導我們走向不同選擇的聲音,稱之為「謎之音」。在接演《我們與惡的距離》那一刻,曾沛慈依循內心的想法,主動向演員蘇達請教演戲技巧,才有應思悅這個活靈活現的角色。對曾沛慈來說,接戲的原則在於看見角色的生命力和真實度,而這一切又跟過去的她花了好多時間傾聽內心、學會愛自己密不可分。

人生的許多時刻就像走在平衡木上,試圖找到平衡點。曾沛慈第一次失衡是在懵懂無知的幼稚園,「有天回家,媽媽突然滿嚴肅地說:『沛慈,妳為什麼要驕傲?老師跟我說,妳很想要站在比別人高一階的樓梯講話。』」這句話讓曾沛慈心中浮現兩個想法,一、老師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她;二、媽媽到底相不相信她?於是,之後的曾沛慈開始避免誤會、試圖壓抑自己,不讓自己過於突出或耀眼,而這段過去,也讓她悄悄地遺失了陽光般的自信和勇敢。

「以前的我總是很羨慕有專才的朋友,尤其是很早就知道自己要走的路的幸運兒。」23歲那年,曾沛慈生命的轉捩點誕生,她參加了歌唱節目《超級星光大道》,也在最後獲得簽下唱片合約的好機會。「可是我卻選擇去過8個月平淡卻日常的生活,在完賽後,我回到日常生活的節奏,用最自然的狀態去思考,自己是否真心熱愛唱歌。」關鍵在第8個月,曾沛慈坐在書桌前,想到下個月可能連一場唱歌機會都沒有的那一刻,她問了自己:「為什麼要逃避呢?如果經過這麼久還是想唱歌,於是我很突然地跑去敲爸媽的房門,語氣中帶著大聲和篤定地說:『我要進演藝圈。』」
從此,曾沛慈開始用歌聲療癒大眾,音樂卻也療癒了她,「某天,我的頭非常痛,而我點了一首西洋歌曲在耳機播送,我的靈魂瞬間被音樂的魔力感染,頭痛不藥而癒。」音樂就像一場場旅行,帶著曾沛慈的心思瞬間飛向另一個時空。實在是很難想像,熱愛唱歌的曾沛慈,過去卻因為害怕歌聲達不到他人的要求,而找不到唱歌的動力。
然而,曾沛慈卻對排解負面情緒很有方法。「我會找信任的人『說』出心中的感受。」透過友人的安慰與支持,她同時也透過客觀的角度、重新詮釋事件,為情緒找出解套的出口。「說出來比自己糾結、悶在心裡,甚至悶壞來得健康。」
如果說,《終極》系列是她的成名作,《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她「熟成」的時刻。曾沛慈在出演《滾石愛情故事-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時,遇上對手戲演員蘇達,「我對蘇達認真投入角色的狀態看傻了(這的確是天然系女孩曾沛慈的招牌語氣),他在每次拍戲前,都是背好台詞才出現,看著他拿著劇本反覆練習台詞的瞬間,我看到身為表演工作者的認真,也看到專業演員的姿態。」
在拿到《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本後,曾沛慈拜託蘇達為她上表演課,「他不隨便幫別人上課的,在他答應後,我們拿本討論角色三、四次,我好像聽了一場又幽默又感人的演講,所以常開玩笑跟他說:『你為什麼不出書、不開課?』是蘇達讓我相信可以演好應思悅這個角色,在挫敗的時候鼓勵我,我可以辦得到。」

現在的她,真的跟以前不太一樣。曾沛慈的新專輯《謎之音》11首歌曲中,就有2首歌是她的詞曲全創作。《Daddy Is…》唱的是對爸爸的感謝,《尋找》的創作靈感則源自在八里療養院拍攝《與惡》的有感而發,「那裏有許多精神疾病的病友們,過著跟我們不同的生活,每天吃藥過日子。我在想,一定是他們心中在尋找的答案遲遲未找到,才會不小心困住自己。」也許是過於心疼他們,場景拍完一兩周後,曾沛慈仍莫名持續抑鬱的狀態,於是她開始尋找觸發憂鬱的真實原因,原來是很想把這些感受化為歌曲。「其實,《尋找》這首歌的旋律,在我拍完戲那天開車回家時,就已經浮現出來,後來是因為專輯缺一首歌,我才害羞地把這首歌交出來,因為我對自己的創作還不是很有信心。」坦言會跟其他線上創作歌手做比較而感到失落,卻因為魏如昀的一句鼓勵而振奮:「我覺得妳的創作非常有個人特色,聽妳的歌會想到妳這個人,都是濛濛亮亮的。」
隨口問她,那現在找回生命的平衡了嗎?曾沛慈卻很可愛地說,「其實我也還在尋找(一聽就知道是在為自己打歌)。」出道12年以來,曾沛慈用戲劇和歌聲陪伴觀眾成長,而我們也見證她的蛻變與熟成,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她已經漸漸找到最佳的平衡點了。

來源:PRESTIGE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