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erge到底關你什麼事?|財經

分享:

The Merge到底關你什麼事?|財經

2022/09/07 11:01:23文/比爾的財經廚房

關注幣圈的聽眾們,最近你可能也聽說了,以太坊預計將於 9 月中旬進行合併(The Merge),這件事對於去年入坑挖礦的我來說,雖然有預期會發生,但還是不太敢相信我們以太渣男「每次都說會負責,每次都只是講講」真的轉性,說到做到,要當個暖男了嗎?合併後再也沒有以太能挖,看來我礦機要回本變得遙遙無期了。但是對於一般不是挖礦的投資人來說,合併代表著什麼呢?有人形容合併的效益等於是「三重減半」,也就是相當於三次比特幣減半的效果,真有這麼神奇嗎?

什麼是以太坊合併(the Merge)?

以太坊從過去使用工作量證明(PoW) 共識機制,而在合併之後將轉變為權益證明(PoS) 機制。工作證明 (PoW,Proof of Work),指的是由礦工購買與運作挖礦設備來維護的區塊鏈網路。PoW 礦工需要消耗電力,用以產出區塊,並獲得部分交易手續費。權益證明 (PoS,Proof of Stake),指的是以質押以太幣作為驗證節點,未來將擔任驗證與維護網路的工作。由於 PoS 機制相較 PoW 大幅減低了耗能,在節能、ESG (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 方面,更能符合社會與監管機構的期待。 之所以稱為「合併」,是因為目前的以太幣發行量來自礦工的區塊獎勵 (PoW 機制) 以及 Beacon Chain (信標鏈)上的質押獎勵 (PoS 機制) ,完成合併後,PoW 停止運行,發行來源也只會剩下 PoS 機制。

我們可以想像一條船,過去水手們在陰暗的船艙中奮力的划槳,這些就是礦工。同時為了讓船更乾淨有效率,我們打造了電動馬達,用電池驅動,用來取代水手。之所以是以「穿著西裝改西裝」的方式來進行,而不是把船拖回船塢換裝馬達,就是因為現在有很多Defi類的項目在以太坊上進行,停船(停止區塊生產)的風險太大。因此以太坊,在船上裝載了電動馬達,同時跟水手們一起工作,目前大概已經有1.5年的時間。合併後,以太坊上的應用程式都會跟合併前一樣地運行,合併的過程也經過多次測試 。測試網 Ropsten 和 Sepolia 完成合併後,最後一個是 Goerli也已經在8月11 日完成。

合併後以太坊的 Gas Fee會不會降?速度會變快嗎?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不會」。合併後,以太坊的出塊時間確實會稍微加快一點,從平均 13.6 秒的出塊時間提高至 12 秒。換句話說,他的交易處理量增加了 12%,同時 Gas Fee會降低 12%;但這並不顯著。正確來說 ETH 2.0 是以太坊未來完成多個升級後的願景,而合併則是為了達成該目標的前期步驟。除了 Merge 之外,以太坊基金會對未來的發展,還包括以下四個正在同步規劃中的升級:

  • The Surge 這階段將引入分片(Sharding)。以太坊未來將不只有單線處理交易,而是多條分鏈可以同時進行交易與驗證。
  • The Verge此升級將提升數據儲存並減低驗證節點的大小,提升以太坊網絡的可擴展性。
  • The Purge 則是嘗試去減少硬碟上的要求容量,逐漸地簡化以太坊協議並且不需要節點儲存歷史,以減低網絡堵塞。
  • The Splurge 列雜項,包含一些規模較小的升級,確保網路能夠在前 4 個階段之後正常運行。

Merge, Surge, Verge, Purge 和 Splurge 不是以太坊五個階段,將會全部同時發生。V 神先前演講中就曾公開指出:以太坊合併後,未來再結合 L2 Rollup 技術,在5 大階段後每秒將能夠處理10萬筆交易,Gas Fee將可能低至 0.002 美元。讓用戶真的可以享受性能高效、價格低廉的交易體驗。

廢話少說,ETH 會漲嗎?

普遍市場上的看法是偏多的。這點也可以從最近以太幣的價格走勢相對比特幣更加強勁,略知一二。但是V 神倒是認為,合併後並不會立即影響價格。然而以太坊合併後的 ETH 會出現通貨緊縮,可能會是推動價格上升的因素,這是怎麼回事呢?

由於合併前,PoW 礦工與 PoS 驗證者都會拿到區塊獎勵 (每個區塊會有 ETH 獎勵給礦工、驗證者在 Beacon Chain 也有質押獎勵) ,這些獎勵都會多印出ETH,增加ETH的發行量,目前以太坊的年化通膨率大約是4.3%;合併後,以太坊將不會再支出 PoW 礦工獎勵,ETH 發行量將大幅漸少近 90%。合併後的以太坊,將以質押獎勵的形式進行,年通膨率估計約為 0.43%。(通膨率會隨著質押量的上漲而變動,所以具體的年通膨率是會變化的)。再加上 EIP-1559 實施後的手續費燃燒機制,將可能實現 ETH 的通縮,對價格來說也就是長期的利多。由於ETH 發行量將大幅漸少近 90%:相比於比特幣四年一次發行量減半。第一次減半50%,第二次再減25%,第三次再減12.5%,一口氣減掉90%,等於是三次比特幣減半的效益。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三重減半」這個說法的原因。

The Merge真正的意義

區塊鏈作為一種技術,現在依然屬於非常早期。大規模應用尚未到來,技術本身仍有很大的優化空間,因此區塊鏈都是沒賺錢的,換句話說,任何一個項目都沒有獲利能力。這的情境與 90 年代的網際網路.com公司非常相似。亞馬遜成立於 1994 年,但它直到 2001 年才實現獲利,距離他成立的時間,可以說花了 7 年才勉強實現。比特幣已經存在 12 年了,而以太坊也已經 7 年了,2020年的熊市也好像是區塊鏈的 2000 年。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區塊鏈會與亞馬遜相同的時間內實現獲利嗎?Bankless先前的文章中指出,以太坊的合併,讓他看到了區塊鏈獲利的曙光。

我們先這麼說吧!福特公司賣汽車,蘋果公司賣筆電、手機。區塊鏈的公鏈們賣的是什麼?(賣空氣?哈!) ,就是賣區塊。比特幣每 10 分鐘出售一次區塊,可以容納 1MB 的交易。以太坊每 15 秒出售一次區塊,可以容納 80KB 的交易(相當於每 10 分鐘 4MB)。區塊處理交易,讓使用者可以從事經濟活動,包括發送和接收代幣、轉換代幣、貸款、NFT等等。因此,區塊鏈的產品是區塊空間。公鏈的目標就是提升區塊空間的價值,並藉此獲得收入。

然而,為了維護這個區塊空間,區塊鏈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呢?相比於中心化的交易系統,分散式的或是去中心化的交易網絡安全性更高。區塊鏈越安全,人們對交易結算越放心,對區塊空間的需求才會提升。如果一條區塊鏈想成為全球結算層,安全性就是最重要的事,交易不會被攻擊、被逆轉或篡改。因此,安全的交易網路具有非常高的價值。但安全也讓區塊鏈付出龐大代價。例如過去的以太坊用ETH獎勵,驅使人們變成礦工,將算力(PoW)或金錢(PoS)分配給網路,確保其安全和免於攻擊。截至目前為止,主要的區塊鏈網路花出去的代幣獎勵幾乎都超過了賺到的交易手續費。這聽起來很直覺,生意是不可能永遠這樣下去的。

在Bankless的報告當中,當時以太坊每天產生將近 1,300 萬美元的交易費他當然是一條非常有價值的區塊鏈。然而,另一方面,為了產生這些區塊,以太坊每天向礦工發放 3,600 萬美元的 ETH。因此,以太坊目前的運營虧損為64%。最接近賺錢門檻的區塊鏈是 BNB Chain,因為它每天可以賺 140 萬美元的交易費,而僅發放 174 萬美元的Token 獎勵。然而,BNB Chain 只由 21 個驗證節點守衛。換句話說,中心化的 BNB Chain 因為沒有支付安全費用而獲利。這 21 個驗證節點很容易串通起來。相比之下,比特幣每天在 100 萬礦工身上花費 3,475 萬美元的 Token 獎勵,而以太坊在合併前每天在 27.6 萬驗證節點身上花費 3,600 萬美元保障信標鏈安全。

以太坊合併的有趣部分在於,它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發行量減少。在提高安全效率的同時,「安全預算」的使用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PoS 會讓以太坊更安全,同時減少 Token 發行量。隨著網路減少 90% 的ETH發行量,以太坊每天分配給質押者的 ETH 將少於 400 萬美元。而以太坊的Gas Fee不會隨著合併而變少,這也就表示,在合併之後,以太坊每天將分配 400 萬美元的代幣獎勵,同時產生 1,300 萬美元的收入(假設收入數字維持不變),獲得 900 萬美元的淨利潤和 72% 的利潤率。這將會成就以太坊,成為第一條獲利的區塊鏈!

【文章由比爾的財經廚房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