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文人領軍被揚棄 後備動員紙上談兵│政治

分享:

品觀點│文人領軍被揚棄 後備動員紙上談兵│政治

2021/11/03 15:42:55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

當過兵的人很少對國軍有好感,很少對國軍戰力有信心。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證實了這種看法:如果明天中共武力犯台,相信國軍有能力保衛台灣的民眾只有48%,不相信的卻有47%。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指出,當中共武力犯台時,台灣社會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人對國軍保衛台灣有信心,如果說是一種「中度信心危機」,還太保守了,更進一步說,只有不到半數的人相信國軍能保衛台灣,甚至只有2成人有強烈信心,一旦兩岸開戰,將構成嚴重且難以收拾的問題。

台灣民眾對國軍沒信心,曾任麥道航太駐台代表、戰爭學院榮譽講座廖宏祥認為,主要是來自台灣人對國防事務有疏離感與無力感。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基金會提供)


       資料來源:台灣民意基金會

首先,蔣家威權時期軍隊扮演鎮壓反對運動的角色,由於省籍與階級的差異,台灣人對國防諱莫如深。

第二、過去徵兵入伍的經驗絕大多數都是負面的,因此「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觀念深植人心;面對中國不斷增加的威脅,台灣政客完全沒有道德勇氣恢復徵兵,而國防部也沒有改革其準則、教範、訓練、演習的方式。

第三、台灣人長期受黨國體制的管理,從最根基的教育與文化中,已經被馴化為「相信政府,擁戴政府」永保安康的乖順文化;加上政策長期管制槍械、航海、航空運,國民對於軍民兩用的戰技很陌生。

第四、時至今日,國防事務仍然只屬於職業軍人的權限。李、扁、馬時期「文人領軍」的口號早就被蔡政府揚棄了,連文人政府都無法過問國防事務,更何況是老百姓,而急需的國防事務改革,更渺無蹤影。

舉例而言,現代戰爭需以機動取勝,而台灣的戰場空間太小,所以牽涉到先制攻擊,甚至從敵軍的側翼攻擊,目的是把戰場帶到中國那邊去;境外決戰是一本萬利,但是台灣的軍政高層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打算與準備。

第五、至於後備動員更是紙上談兵,完全派不上用場,因此就算台灣人有心報國也無力介入;而一般國家都有的民防體系,在台灣更是付諸闕如。台海防衛作戰究竟需要多少後備部隊投入戰鬥支援、勤務支援,都沒有考慮財政、人員獲得等因素,以致於現在後備體系仍大而不當,與實際脫節。

第六、既沒有後備也沒有民防,台灣人就不會有心防。因此台灣和中國軍事局勢再怎麼緊張,大家也只能繼續過著鴕鳥般的正常生活。

第七、台灣有一些人可能認為假如中共占領台灣的話,那也不過是改朝換代而已,而不是亡國,也就是說國家認同的錯亂,導致台灣人民的敵我意識不夠強烈。

第八、10中旬,俄羅斯總統普丁說「中國不需要動武,以經濟實力就可實現國家目標」,和美國前國務卿萊斯說「中國策動台灣內部親中勢力顛覆政權,以達到統一目的」,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要解決台灣的確不需要動用武力,因為台灣已經被滲透殆盡,以商逼政,兩岸統一不遠矣。

廖宏祥強調,以色列國防軍的國防戰略是獨立作戰,並沒有指望將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幫忙考慮在其作戰想定中,而國際現實是假如以色列在危急存亡之秋,美軍一定會介入;相對來說,從1980年台美《共同防禦條約》廢止之後,美國從來沒有說會出兵保台,但是國軍聯參的作戰想定仍然是:只要撐一段時間之後,美軍就會介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