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來開箱 ⟪長壽新人生⟫│財經

分享:

品觀點│來開箱 ⟪長壽新人生⟫│財經

2021/10/19 15:39:06文/

在銀行,時常會舉辦一些說明會,所討論的主題不外乎跟「樂活退休」或是「享受退休人生」這類題型有關,討論的核心也主要是在談「錢」。當然是因為變老而需要退休,那麼什麼是變老?先前看了同樣今天要談的這本書的兩位作者所寫的《100歲的人生戰略》,讓對變老,或是退休有了另一個高度的思考。今天要開箱的這本新書是《長壽新人生》本書的作者林達•葛瑞騰以及安德魯•史考特,兩位都是倫敦商學院的教授。關於變老,書中建議我們必須引入另一個標準:死亡年齡。死亡年齡不是用你出生後的時間為單位,而是看你還有多少生命時間。當然其實我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主要是透過觀察人口統計以及死亡率來推估。即便是高齡的人口眾多,由於較低的死亡率,所以某種程度來看是「更年輕」的指標。因此實際的年齡並不重要,你的死亡年齡比較重要。

  • 重新定義時間
  • 工作大未來
  • 學習與轉變
  • 關係與世代標籤

重新定義時間

那麼,你知道年齡也會有通貨膨脹嗎?1952年的時候一品脫的啤酒在美國售價是0.6美元,到了2016年則是3.99美元。表面上看啤酒價格漲了好多,但其實根據通貨膨脹調整後,2016年的啤酒還比1952年的啤酒便宜。同樣道理,我們也需要調整年齡的通貨膨脹,年齡的通貨膨脹隨時間的經過,實際年齡一歲變老的程度也會減少。舉例來說,在1925年的英國,年滿65歲就可以領退休金。時至今日,78歲的死亡率相當於1922年的65歲人的死亡率,因此根據年齡通貨膨脹的調整,新的「老人」,應該是78歲以後。

隨著預期壽命的增加,你將會擁有更多的時間。你是否可以抓住時間創造的優勢,取決於你如何認知,並且重新定義時間。你對時間的觀點可能會是像登山一樣,想像自己站在山峰,未來在你的眼前,身後則是過去。這樣的「山頂觀點」,現在當下的時間要比其他任何時刻都重要,勝過過去,也勝過未來。專注力都集中在目前的所在地,以及即將踏出的步伐。另一種時間的視野則是「鳥瞰視野」。現在你由上往下看,地面的高低起伏變得不明顯,地面的每個部分包含過去和現在,看起來都一樣重要。這種方式思考時間,就像在觀看日曆一樣。每一格都是一個時刻,每一年都彼此挨著彼此。在更長壽的人生當中,鳥瞰觀點的優勢是更強調你的未來自我,創造投資未來可能選項。例如:花時間與孩子們相處或是學習新技能。換句話說,替未來準備需要更有耐心,而且不應該低估未來。

而擁有更寬廣的視野將有助於你發揮複利效果的優勢。當然我相信長期收聽節目的聽眾應該熟悉複利是什麼了。但複利的效益,不僅僅局限於金錢,還有其他形式的投資也能隨時間而成長。例如投資專業技能、健康以及人際關係。譬如說學習新技術,如果我現年50歲,學習一門新技術讓我工作到65歲,似乎不是太划算。但如果你必須工作到75歲,那麼這個投資的決定看來就很合理。因為學習都會需要時間來累積。這就是時間的複利效果。

工作大未來

在目前科技轉型的浪潮中,開始出現了一些生產力增加,薪資停滯、不平等情況加劇的現象。以勞動報酬份額為例,也就是經濟體每增加一塊錢的產出,分給「勞動」的比例是多少?這個比例就是「勞動報酬份額」。美國的勞動報酬份額一直呈現穩定下降,1990年代是65%,到了2018年則是60%。原本用以支付勞工薪資的收入,現在給付給企業的所有者,同時企業使用機器或軟體來取代勞工。而人工智慧與自動機器人技術,改變的絕對不只有預測的14%的勞工,剩下的86%,也會受影響。

人工智能與自動化的技術將對目前或是未來的工作產生衝擊。雖然大多數的工作都不能完全自動化,但許多工作,有將近三成的任務很容易可以自動化協助處理。達隆•阿齊默魯以及帕斯庫爾•瑞斯崔波,這兩位學者發展的分析框架可以有助於我們了解新科技發展對未來工作的衝擊。

框架一:取代效果

防止自己的工作被取代,有四個障礙:首先是工作內容有多少不是常態循環的任務。其次,是否有機會從事更具高附加價值的任務。第三,工作環境如安全疑慮或人類操作的需求,是否成為自動化障礙。最後是,如果採取自動化,是否符合成本效益。

框架二:生產力上升導致的影響

科技增強了人類的表現能力,而不是取代人類。舉例來說:在電子試算軟體浪潮中,美國失去了40萬個簿記員的工作,但也創造出了60萬個會計工作機會。由於企業計算數字的成本變低,速度變快,就能創造更多數據及高品質的財務指標,生產力也隨之提升。

框架三:創造新類型的工作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2017年的報告中預測,到了2030年總共會有2000萬到5000萬的數位工作機會被創造出來。同時,麥肯錫也預估創意工作的需求將會提高。

然而隨著壽命的延長,我們需要不斷提升專業技能的水準,或是重新學習其他完全不同類型工作的基礎技能。而年紀越大,很多人會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已經變差。亞里斯多德提出一種生動的說法,描述人類心靈的僵化情況。他認為,新生兒的頭腦溫柔軟嫩就像熱蠟,這種可塑性讓學習變得容易。然而,隨著年紀增長,原本的熱蠟開始硬化,越來越難塑型。但是最新的神經科學家用「神經可塑性」將人類大腦形容為有彈性的肌肉,只要適度訓練與使用,就能恢復過往能力。換言之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的真正理由,不是因為狗變老了,而是因為狗沒有繼續學習新把戲。

學習與轉變

《100歲的人生戰略》提及,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三階段人生:求學、就業、退休。在三階段人生中,中年是付出的時期,工作很艱難,也充滿挑戰,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這個階段的人們也就是一般所稱的「三明治世代」,這個世代也常因為壓力而產生「中年危機」。然而隨著人生變得更長,我們能夠使用多階段人生創造的契機,重新分配時間,並且紓解壓力。事實上「中年危機」的概念或許會消失,而被「中年再造」所取代。再造可能是財務上的,累積足夠金錢,暫時不工作六個月、甚至用一年的時間學習新的專業技能。過去我們曾經期待,應該在特定年紀就開始計畫即將到來的退休,現在則是必須積極增加自己的生產力。唯有無法改變且無法建立新的未來,中年人生才會是一場危機。

同樣的,在傳統三階段人生敘事中,如果人類壽命預期只有75歲時,第三段人生只有幾年的休閒時光,然後就是健康惡化,故事結束。然而,如果大多數人都能活得更久時,他們就會形成新的關鍵群眾,能夠同時以個人和群體的身份,探索更多元的選項。多數人即使預期壽命增加,但是注意力卻從展望未來為主轉移到更強調當下。這種移轉的原因其實不是年紀,而是因為內心有一種人生即將結束的感受。然而即便老化,幸福並不會因老化而減少。甚至比中年時期更快樂。這是因為在人生最後的轉變階段,人們將注意力移轉到情感上更有意義的活動,投入在創造正面感受的人際關係。於是,即使我們變老,也經歷無可避免的生理與社會損失,但我們依然可以維持,甚至增強幸福感。

世代標籤

跨世代衝突的核心,就是因為三階段人生無法繼續維持。科技創新和社會創新之間的鴻溝逐漸惡化,代表三階段人生已經不再合適,年輕世代需要新的方向,才能繪製自己的未來生活。(社會創新是以創造不同的生活方式,讓科技創新可以同時從集體與個體的角度,改善全體人類的生活)廣泛地跨世代衝突有一部分起源於世代標籤。這些標籤可能就包含了像X世代、戰後嬰兒潮、千禧世代等等。世代標籤引發的問題,部分的原因在於日期和名字都過於抽象武斷。其次,在19世紀時期,其實並沒有世代的概念,世代標籤與三階段人生幾乎同時出現,三階段的人生觀導致是會以年齡為顯著的制度區隔。然而事實上千禧世代成員彼此間的價值與行為變化差異,遠遠大於千禧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平均差異。換句話說,人就是人,即使我們喜歡在吐司上加酪梨,不代表我們就是千禧世代。過度強調世代標籤,將會消除每個人共同分享的時代脈絡,而只能看到他們的年紀。在科技敘事中,這個現象非常明顯,大多數戰後嬰兒潮世代與他們的孫子不同,成長於沒有智慧型手機或社群媒體的環境,但是他們的孫子們都有「科技悟性」,也是科技的天然使用者。然而這個現象不代表戰後嬰兒潮世代無法學習,只代表他們必須學習新技術。

事實上,2012年美國戰後嬰兒潮只有40%的人使用社群媒體,而千禧世代則是81%。然而到了2018年使用社群媒體的千禧世代幾乎沒有增加,但是戰後嬰兒潮世代卻提高到了57%。科技正在改變每個人的生活和溝通方式,而科技的影響絕對不限於特定年齡族群。而鍛造世代之間的同理心,是一種避免「世代戰爭」風險的方法。

 

【圖片、文章皆由比爾的財經廚房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