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觀點|反送中 台青對中好感大翻轉|兩岸

分享:

品觀點|反送中 台青對中好感大翻轉|兩岸

2021/07/01 12:21:41文/資深記者 宋秉忠

十多年來,台灣某頂尖大學一直與大陸頂尖大學交換學生,相當多的台生因為嚮往大陸的國力強大、經濟富裕、市場廣大,為自己的生涯規畫而踴躍參加交換口試,其中又以商學院、理學院、傳播學院、外語學院(特別是小語種科系)學生最熱衷,但是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這個大學的學生去大陸大學交換的意願就大為降低了。

與大陸頂尖大學交換,原本純屬個人的生涯規畫,不涉及政治、不涉及國族認同,現在也受到影響,可以想見,如果加上打壓台灣國際空間、軍機繞台、國族認同等因素,台青對於中共的觀感可以想見。

政大東亞所所長王信賢

政大東亞所所長王信賢從2002年開始從事大學教職,在政大任教也超過十年,親身感受到近20年來台青對於中共觀感的變化,近年他曾在課堂上問過學生對中共的印象;一提到中共,學生首先會想到習近平,覺得他集權;接著會想到大陸人民生活受到各種限制,也就是不民主;最後就是打壓台灣、反送中和新疆勞改營,也就是霸道,基本上充滿對中共的負面觀感。

唯一不同的,政治立場較緩和的學生,仍然會區分中共和中國,知道中共政權和大陸人民是不同的,仍然想了解中國大陸情況;但立場較激進的學生就因為討厭中共而遷怒於中國,把對中共的觀感等同於對大陸人民的觀感,不想再了解中國大陸的發展。

2008年陸客來台,開啟兩岸大交流時代(取自網路)

2016年《聯合報》曾做過題為《台灣年輕人眼中的大陸》的民調,受訪對象為20至39歲的年輕人,比較2000年與2016年對大陸觀感的變化,整體呈現正面變化;例如2016年對大陸印象好的比重是46.5%,高於2000年的42.4%;認為大陸是進步的比重82.8%,也高於16年前的53.6%。

王信賢分析,2016年之前台青對大陸有好感,主要是覺得中共對台灣友善,而現在若做同樣的調查,再對大陸有好感的台青不太可能會增加,這次疫情期間中共的一些作為,更讓台青反感;一些學生就認為,中共先是隱瞞疫情,事後不但不認錯,反而趁機宣傳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假如反送中是台青對中共正面觀感的最後一根稻草,那2014年因反服貿而爆發的太陽學運則是對於2008年開始的兩岸大交流進行反省:每年100至200萬人次的陸客,讓台灣人,特別是台青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到與大陸人的差異。

王信賢指出,政大進行的台灣民眾政治態度變遷中的身份認同調查自2008年後,自認是台灣人的比重就不斷攀升,而從校園觀察,即使較溫和的學生也大都支持太陽花學運,且反對北京對香港的強硬態度。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

 從1996年就開始進行國族認同調查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曾於2016年9月做過「台灣人眼中的中國共產黨」調查。對於「中國共產黨是否有什麼特別讓您讚賞的地方?」19.3%的受訪者表示有,67.4%表示沒有;而讚賞中共的主要原因有:成功的經濟發展、有效率、有魄力、有執行力、增強國力、注重建設、法律採取重罰等等。 

對於「中國共產黨是否有什麼特別讓您不喜歡(反感)的地方?」的問題,42.2%表示有,44.4%表示沒有,12.9%不知道、很難說,0.4%拒答,換言之,在2016年時,台灣還是有五成二的人對中共沒有特別反感;而對中共反感的主要原因包括:打壓/敵視/欺凌台灣、專制極權獨裁、不民主/不自由/沒人權、霸道/不講理等。 

在七一中共建黨百年前夕,游盈隆再次調查台灣人對中共的觀感,結果反感的比重增加了,只有約10%的受訪者對中共有正面觀感,而且越年輕的台灣人對中共越反感;即使是國民黨選民,對中共有好感的比重也不到一半。 

老一輩台灣人不喜歡中共,是因為國民黨的反共教育,但是台青特別是1989年六四事件後出生的台灣人(現在32歲以下)為何還是不喜歡中共?

游盈隆分析,台灣的後六四世代都是解嚴後出生,習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而中共現行政策卻不斷傳達「戰狼」、「一中原則」的訊息,台青怎麼會對中共有好感?

 

由於對中共的觀感不佳,游盈隆點出,25年來持續進行的國族認同調查也顯示,認為與對岸骨肉相連、心靈契合的台灣人越來越少。

相關新聞